笔趣岛 > 飘渺烽烟 > 167.第一百六十七章,鹰扬

167.第一百六十七章,鹰扬


  暮春,南风微热,一阵阵悠悠拂过邯郸王宫的层楼叠榭、绛栋青瓦。

  赵王赵丹独自站在书房里,一双俊秀闪亮的眼眸死死盯着面前的沙盘。

  工匠遵循御旨,在沙盘中用泥土和石块模拟出上党的地形。这些小小的土堆、细细的沟壑,在赵丹眼帘内不停的变大,渐渐幻化为连绵的山峦、错织的河川。赵国和秦国的骁勇雄师,分别从东方与西方涌进这片天地,一朝相会,便是血雨腥风、杀声震天……

  上党,自古被华夏族人称为“天下之脊”,是一处幅员辽阔、形势险峻的军事要塞,亦是秦赵两国共同觊觎了近百年的膏壤沃野。

  如今上党郡在名义上已是赵国的领土,这是赵武灵王赵雍、赵惠文王赵何在世时皆不曾实现的伟绩。可惜这一伟绩尚未在赵丹怀里焐热,秦军便气焰凶狂的前来攻夺,上党郡能否长存于赵国版图之内,诚然是未知之数了。

  倘若上党郡为秦军所夺,赵国和赵丹皆将威望扫地,赵丹的梦想也将化作泡影。但倘若赵军击退秦军、守卫住上党,那么赵丹无疑就是赵国百年以来最伟大的国君!

  “寡人绝不能输给秦贼!绝不能丢失上党!寡人是御龙飞天的雄主,定要带领赵国威慑四方、称霸华夏!”赵丹双拳攥紧,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下,落在沙盘里,渗入泥土,刹那消失无踪。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名寺人自书房外趋步走进来,垂着脑袋小声说道:“大王,平原君与马服君求见。”

  赵丹紧皱的宽眉稍微松展,道:“传。”

  少间,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括步入书房,一齐作揖道:“微臣参见大王。”

  赵丹负手笑道:“胜叔父,括兄,这儿也没外人,你俩不必多礼了。”忽然鼻子嗅到一股清新的食物香气,举目望去,原来门外立着一名宫女,双手端一个朱漆托盘,托盘上有一只黄灿灿的铜簋、一副黄玉制的碗勺。

  赵胜笑眯眯的道:“大王近日食欲不振,今天午膳更是颗米未进,臣等着实忧心圣躬,故特意命人做了这道桂花香米汤,盼大王不嫌。”

  赵丹浅叹一声,道:“你们有心了。寡人其实也觉着腹饿,只是真把菜馔捧到寡人眼皮底下了,寡人又不乐意吃了。”话至此处,双目复又看向那铜簋,道:“不过这米汤闻着颇香,寡人倒想尝尝。”

  赵胜拱手道:“多谢大王赏光,大王请慢用!”

  赵丹遂坐到漆案前,宫女和寺人小心的摆放食器、餐具,赵胜、赵括两人侍坐一旁。

  这道米汤制作得极好,汤水细密无瑕、匀净似乳,用勺子舀起来,既不过于稀薄、也不过于浓稠,十分绵柔爽滑。米汤本有稻米的香气,而这道米汤的米香之中又糅合了丹桂花香,想来是在熬制时添加了丹桂。除此以外,米汤再无其他调味。

  纯粹的稻米滋味,恰是于口腹而言最温和的美味。

  赵丹一口气喝了三碗米汤,不吝赞美的道:“这米汤果然好喝!寡人先前竟不知膳房还能做出这等佳馔!”

  赵胜笑道:“大王,这米汤的确是王宫膳房所制,但食谱却是阿括传授给庖丁的。”

  赵丹睁大眼睛,望着赵括粲然道:“哟,这是括兄的主意啊!难怪难怪,寡人就忖度着,这般别致的匠心,岂是膳房那群庸俗庖丁能有的!”

  赵括谦逊的抱拳道:“微臣献拙,大王过誉。”

  赵丹兴冲冲的道:“括兄还有别的食谱吗?都传授给庖丁吧!寡人须给自己的膳食换换品种!”

  赵括微笑道:“若能助大王调理脾胃,微臣义不容辞。”

  赵丹道:“甚好!甚好!”

  赵胜拱手一礼,道:“微臣冒昧一问,大王新近食欲不振,是否与上党战事相关?”

  赵丹轻放下玉碗,眉头又皱起,咨嗟道:“可不是么?这场战役干系重大,我们赵国是万万不能输的。但秦军乃虎狼之师,这次派出的兵马又甚多,我军只怕会有一番苦战,寡人少不得为此悬心啊!”

  赵括道:“上党境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韩军因战力孱弱,且不得都城援助,故才无能守土,我军则不然。我军兵强马壮,兼有国都照应,粮草、兵力补给实比远离关中的秦军更为便利,我军又先于秦军进驻上党,以廉颇将军之才,必能巧借上党地形,克敌制胜。”

  赵丹笑着摇了摇头,道:“括兄精通兵法、智勇超卓,此战若是由你挂帅,寡人的确不用担心什么。然而我军的主帅却偏偏是廉颇,那骄横老匹夫,寡人一贯觉着难以信赖。”

  赵胜笑道:“廉颇只是脾气差些,打仗的功力还是有的。而况这一次秦军的主帅是王龁,并非武安君白起。倘是武安君白起挂帅,我军当真不宜与秦军交锋,只能据险严守,以期漫长时日耗尽秦军粮草,秦军自退。但既然秦王派王龁领兵,我军便无需诸多畏忌,尽可勇往直前的与秦军搏杀、速战速决,廉颇总不至于连王龁都打不过啊!”

  赵括微笑点首,道:“华夏列国名将之中,廉颇将军的名头可比那王龁响亮多了。”

  赵丹嘴唇一撇,似笑非笑的道:“你们说的都在理。那廉颇的言行品格虽惹人厌恶,但寡人公私分明、以国事为重,寡人也企望他能大获全胜。”

  赵胜和赵括行礼道:“愿天助吾王,天佑赵国!”

  *

  秦都咸阳,暖风徘徊。

  城郊武器工场内,厮役们把新造好的劲弩整齐的堆放在地上。

  工师请白起检验,白起随手拿起一张弩,仔细审视弩臂、□□、弣、望山、钩牙。

  “老白,待会儿射箭,你让我来用这弩呗。”婷婷巧笑明媚、跃跃欲试。

  白起冷峻的眼神中登时充满柔情,俯首望着婷婷,温然道:“好。如果你拉不开弦、或是扣不动悬刀,就与我说,让我帮你。你自己千万别太使劲,以免受伤。”

  婷婷道:“我知道的。”

  两人遂手牵着手来到工场另一边的空地,空地一面墙下已竖着一个稻草扎就的厚箭靶,离两人约有三十步远。

  婷婷优雅的伸右足踏住□□,双手拉开弩弦,将弦固定在钩牙上,随后接过白起递来的利箭,填装入箭槽,之后站直,左手端平弩臂,右手握住弩托、纤细的食指搭在悬刀上,双眸半眯,目光延着“望山”瞄准箭靶。

  只听“啵”的一声响,利箭急速飞出,径直击穿箭靶。

  “婷婷厉害!”白起朗笑着鼓掌喝彩。

  周围的工匠和厮役们也纷纷拍着手围上来,欢呼道:“武安君夫人身手不凡!”

  婷婷颇不好意思的摆摆小手,道:“大家谬赞啦,这没什么的,那稻草靶那么大,谁拿着这弩都能射中的。”

  白起道:“战场上敌人的身量差不多跟这稻草靶一样大,只要不是狙击,射这么准也足够了。”

  婷婷笑道:“我打仗时还是习惯用双刃戟。”说完这句,双手捧起劲弩,又道:“不过这副劲弩挺好使的,不仅分量不似以前的劲弩那般沉重,弦和弩机的松紧也皆适宜,而且出箭速度快、劲力足。我方才并未催动内力,没有内力的我仅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弱女子都能用得来的武器,将士们用着必定更为顺手。”

  白起亲昵的抚了抚婷婷的雪腮,笑道:“婷婷说的真有道理!”

  工师趋前向白起夫妇礼揖,询问道:“武安君,这新弩的品质合格吗?”

  白起点一点头,道:“送去军营,分发给士卒试用。”

  工师应诺,又笑容可掬的对婷婷道:“夫人,您给这弩起个名字吧。”

  婷婷乌眸眨动,奇道:“弩还需要命名吗?”

  工师答道:“这些弩是全新制造的,选料及弩机的结构均依照武安君的要求做了改良,因此比以往的唐弩、大弩更易于使用。这样的新弩该有一个新名字,这名字由夫人来起,再合适不过。”

  婷婷心里美滋滋的,双眼端详着弩身,寻思片刻,道:“这弩的形状很像展翅的雄鹰,不如就叫‘鹰扬弩’吧。”

  白起称赞道:“婷婷文采斐然也!‘鹰扬’二字恰有威武奋扬之意,这名字起得很好!”

  婷婷嫣然一笑,将手中的弩交给工师。

  工师躬身告退,招呼厮役准备车辆。

  *

  一个月后,上党传回战报,称:“我军渡过少水河,扎营东岸,廉颇率贼军来犯,我军于玉溪河谷力挫之,斩贼军裨将茄,贼军退守老马岭。”

  秦王嬴稷捧着竹简哈哈大笑,道:“大秦雄师旗开得胜,真可喜可贺!”

  大殿内文武官员齐声道:“大秦万岁!大王万岁!”

  嬴稷道:“大秦律例,论功行赏,有功必赏。便由张禄先生安排人员,运送美酒肉畜至上党,犒赏我军将士!”

  张禄躬身道:“微臣遵旨。”

  嬴稷又道:“还有工场新造的鹰扬弩,也运去给将士们使用。”

  张禄道:“谨诺。”

  散朝后,嬴稷回高乾殿,令白起夫妇同行。

  高乾殿正殿中央已设好沙盘,嬴稷显然是要向白起咨问上党兵事。

  婷婷不懂行军之法,无需参与此番研讨。嬴稷让婷婷坐在近旁,吩咐宫女在她面前的漆案上摆了一盘蜜桃、一盘樱桃、一盘切开的木瓜,均是鲜甜多汁的时令水果。

  婷婷斯文秀气的吃了一颗樱桃,双眼望向沙盘里那些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

  嬴稷伸手指着“老马岭”,道:“老马岭南北绵延数十里,西麓纵深又数十里,山势巍峨。赵军驻守此地,借着山势,居高临下抗击我军,只怕我军将陷入苦战。”

  白起面色平静,道:“山地作战,洵然难于平原野战,然此间地形,于我军亦有利处。”

  “哦?”嬴稷长眉高展,双目放光,“什么利处?”

  白起道:“太行陉已为大秦所有,故我军可兵分两路,一路兵马照常进攻老马岭西麓,另一路兵马经太行陉进攻老马岭东麓。”

  嬴稷听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不由得拊掌赞叹:“妙哉!妙哉!如此一来,我军便可两面夹击赵军,教赵军腹背受敌!”

  白起抱拳道:“大王英明。”

  嬴稷摸着下巴笑,少时,眉头忽搐,向白起道:“白卿家之智计,自是出类拔萃,但王龁他们能想到这般部署么?”

  白起道:“王龁、司马梗、王陵皆是能征善战之将,必不会辜负大王冀望。”

  嬴稷微笑颔首,转身令蔡牧去膳房传膳。

  *

  赵国君臣也收到了上党军情,赵王赵丹在书房内坐立难安,双手一会儿握紧成拳、青筋凸出,一会儿又张开成掌,或是拍案、或是拍腿,口中骂骂咧咧:“玉溪河谷一战,我军损兵折将!廉颇那厮到底会不会打仗!”

  蔺相如忙劝道:“大王息怒,玉溪河谷之战仅是一场小战役,不至于左右全局胜负。廉将军在战报中写明,我军已在长平的老马岭、丹水、丹朱岭连续布下三重防线,进可攻、退可守,往后的战役必有利于我军。”

  赵丹“呵呵”冷笑,道:“廉颇贸然袭击秦贼,铩羽而退,既损失了我军兵马,又挫伤了我军士气,他若是个知事明理之人,就当内省引咎,向寡人请罪!然而他在战报中却只字不提他作战失误,仅一味吹嘘他那所谓的坚固防御!身为三军统帅,打了败仗还能这般狂妄不怍,脸皮之厚,世间少有!”

  蔺相如道:“廉将军为人耿直,如今只是一心系在战场大局、不拘小节罢了。廉将军行事固有不周,微臣代他向大王请罪,求大王宽饶。”言讫双膝跪地、伏身下拜。

  赵丹见蔺相如极其谦恭诚恳,且记得他病躯犹未康复,当下不免心软,道:“蔺卿家平身吧。你总是帮廉颇说好话,若非寡人信任你的眼光,寡人即刻就要另择良将换了廉颇!”

  相国田单微笑着对赵丹道:“大王,那样也是不妥的。临阵易帅,乃兵家大忌也。”

  赵丹淡淡的笑了一笑,大步走到沙盘边。

  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马服君赵括、上卿虞信四人围着沙盘,已小声议论了半晌。

  赵丹一手拍在赵括肩头,笑问道:“怎样啊括兄?我军能在老马岭击败秦贼吗?”

  赵括侧过身,朝赵丹抱拳施礼,道:“我军不惧与秦贼交锋,不过此地的形势颇为特殊,恐怕鏖兵难免。”

  赵丹瞧了眼沙盘,困惑道:“不就是一片山岭吗?上党到处都有山岭,此地如何特殊了?”

  赵括指了指“老马岭”东麓以南的一条“山路”,道:“这儿,是秦贼前年自韩国手里夺去的太行陉。若微臣估计得不错,秦军应会派一队兵马,利用太行陉之便,攻打老马岭东麓,那么我军就两面受敌了。”

  赵丹刹那惶急起来:“啊呀,这可怎么办?”

  平原君赵胜微笑拱手,道:“大王勿忧,据廉颇战报上所述,我军在老马岭东麓也是严密设防的。”

  赵丹两手叉腰,眼睛盯着“老马岭”,咂嘴咕哝道:“廉颇搞的严密设防,靠得住么……”

  *

  廉颇的布防诚然是严密的。

  赵军在老马岭东麓山脚修建了西鄣城、东鄣城两座卫城,每座卫城均是深壁固垒,各由两名都尉率领三万精兵据守。

  而秦军果然兵分两路,王龁率主力部队攻打老马岭西麓,司马梗领六万甲士、从太行陉杀出,直奔西鄣城。

  两国军队在老马岭两边激战三个月,秦军节节取胜,王龁军团逐步突破西麓赵军防线,司马梗军团夺下西鄣、东鄣二城,斩杀守城的四名赵军都尉。

  秦军锐不可当,赵军主帅廉颇倒也没慌乱,依然指挥军队在老马岭西麓、东麓不断增筑壁垒,顽强的与秦军缠斗。


  (https://www.daowx.cc/bqge123822/7024427.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