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古代种田记 > 第5章 赶集

第5章 赶集


  春天的桃花村处处透露着勃勃生机,小河两岸的柳条在春风中微微摇曳着,不知名的野花开在田野间、小路旁,花红柳绿给这片土地一年收获的憧憬。

  今天是永安镇七天一回的赶集日,桃花村一大早便已经开始忙绿着,木棉家亦是如此。陈大树夫妇天未亮便已起床,将今日要去镇上卖的东西一一整理好。

  木棉原本今天是不去的,但是昨晚睡觉前想赚钱的方法时,发现自己连“市场情况”都没摸清。各类物品的价钱、需求量都不知道。所以今天一早跟着起床,想跟爹娘到镇上看看。

  “小棉今天怎的起这般早,不是说不去镇上吗”

  吃早饭时,张杏花不接解地问道。

  “爹娘,我也想去镇上。我好久没去了,反正今天也没有什么活要干。哥说去钓鱼,可是我不爱干这个,所以想跟爹娘一起去镇上”

  木棉一边啃着玉米饼,一边对自己爹娘撒娇道。

  钓鱼这项运动木棉确实不太喜欢,一天晒下来,黑不溜秋的。木棉知道在农村大家都普遍偏黑,不过对于上辈子经常逛屈臣氏买护肤品的木棉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当然,这只是一个木棉要跟陈大树两人去镇上地借口罢了。

  好在木棉现在也刚好十一岁而已,要是再大点,一般人家的女孩在准备及笄的时候都是待在家里的,只等着及笄后定亲嫁人。

  一想到这个,我们的木棉就感到一阵一阵的恐惧,十六岁就嫁人生孩子。对于现代来说,那可是犯法的。

  十六岁连成年都还没到,就生孩子,那简直就是玩命,而且这时代医疗什么的那简直落后不是一丢丢就能完事的。

  “那行吧,不过你得跟紧我和你爹,不能乱跑。人贩子可是会抓你这样的小孩,不给你饭吃,还要你干活,到时候哭死你。知道吗”

  张杏花也不想太过拘着孩子,但是也不能不担心,毕竟那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虽然有四个孩子,但是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都是自己的命根子。

  “娘,我不会乱跑的。”

  木棉笑嘻嘻地对自己爹娘道,对于张杏花这老一套的恐吓,她是没觉得什么。怎么说自己也是一个有着二十岁灵魂的伪萝莉,还能给一块糖骗去了不成。

  三个人吃完早晚,带上些干粮,去镇上路途比较远。一来一回估计得要到下午方才能回到家,镇上吃食可不便宜,不是木棉家这种小农民吃得起的。

  陈大树两人每人一个背篓,张杏花还拎了一篮子鸡蛋,木棉因为人小倒是没有拿什么重东西,就帮忙拿些轻的东西。

  桃花村离最近的永安镇,都需要走五里山路,这几乎需要一个成年人走上两个时辰。这次陈大树夫妇带着十一岁的木棉自然不可能两个时辰便可到达。

  木棉先前也是去过镇上的,走两个时辰那简直了。现在又是准备再来一次,简直快要把她将要到镇上找发财之路的心情消磨了大半。木棉再一次感叹,要是家里有牛或者驴这种古代交通工具就好啦。

  说起这牛和驴,村里就只有几户人家有。每年种水稻前,村里的人便会去那几家人那里去预约租牛犁地。木棉家今年的十亩田一共用了三天,一天的租金是三十文钱。这算是种田最大的支出了,要知道一个鸡蛋才买两文钱咧。

  三人一大早出发,路上也遇到了不少本村和其他村赶集的村民。他们大多数与木棉家一样,是带着不少山里土货或者其他的东西赶早去镇上找个人多的位置好早些将货物卖出去。

  木棉家这次真的是带了许多东西,上次装陷阱得到的两只野鸡和三只野兔。那天下午回来木棉家几个小孩就找了些东西给这些饿得不轻的小东西吃,毕竟死了的就不值钱了。

  家里就只母鸡这些天下的蛋,除去吃了的,竟也还剩五十六枚。还有半篓子的蘑菇,自家就留了一点,其余的都拿去卖。现在这个时节的蘑菇很鲜,估计价钱应该还不错。

  还有就是山上挖了二十多斤的春笋和五斤多的野菜,木棉娘之前也做了些针线活,绣了十来条手帕,这东西村里妇女和女娃都会在空闲时绣来卖些钱。当然,自己挖来的那只野山参肯定也是少不了的。

  因为木棉的缘故,这次三人走了两个多时辰方才来到这最近的永安镇。

  永安镇中心是一条宽三米左右的青石板街,许是长年累月经历无数人的走路间来回地摩擦,地面甚是光滑。

  两边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店铺,卖着各色的商品。因为今日是难得的赶集日,街道边早已有不少摊贩。

  有的正在麻利地摆放东西,有的已经开始吆喝,有的摊位面前已经有顾主在砍价了。总之这一切都表明了,永安镇这片地方是一个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好地方。

  “杏花,你与木棉等会找个地方卖我们的蘑菇、竹笋等物,我去平日里相熟的酒楼先把这野味卖了。到时我也会顺道打听一下酒楼要不要咱们这蘑菇、竹笋,你们娘两就等我消息便可。”

  陈大树一边看向尚还有不少空位置的两边青石街道,他要趁早去打听哪里要自家这些东西的,毕竟晚了就怕别人捷足先登了,自家的就卖不出去了。

  “大树,你且安心去吧,我两就在那边摆个小摊等你来寻。”

  张杏花指了指对面那处空位置,转头温柔地对自己丈夫道。张杏花是个传统的女人,丈夫所说的话,她一般都会顺从。

  陈大树走后,母女两便摆起了临时的小摊。将早上家里带来的一块往日摆摊用的方布铺在地上,把要卖的东西放在上面即可。

  木棉家的竹笋定的是三文钱一斤,而蘑菇则是五文钱一斤,野菜则是一文钱一斤,鸡蛋两文钱一个。

  刚开始还没有什么生意,现在人也还不算多。木棉看看了旁边的小摊,大多数都是家里自己种的菜、鸡蛋等物。街上的店铺则是粮铺、胭脂水粉店、布店、鞋店、药馆、小杂货铺、首饰店和酒楼等。

  太陽渐渐升起,永安镇的街道上越来越多行色各异的人。熙熙攘攘的街道颇有几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大宋民间风采。木棉家的小摊位也开始有人来问津了。

  “大姐,你家这竹笋看起来还不错,怎么卖啊”

  一位拎着菜篮、头上包着这大庆朝妇人皆用的花布头巾,身穿深蓝色布衣的年轻妇人问道。

  木棉看她头上插着一支色泽不错的银簪,估计她是这镇上的某户家境不错的人家。也不是谁家都能穿得起布衣的,一般贫穷农户家穿的都是棉麻做的衣裳。

  棉麻做成的衣服,比较粗糙,穿起来磨皮肤。棉布做成的衣裳则穿起来不会那般,但棉布的价格几乎是棉麻的两倍。至今为止,木棉除了里衣,就只有一套棉布做的衣服。

  还有那银簪,据木棉所知,自己娘亲的陪嫁中就有一支银簪,但色泽明显比这妇人那支差上不少。

  “大妹子,竹笋很新鲜的,才三文钱一斤咧。现在正是这春笋最嫩的时候,跟过年时做的腊肉一起炒着吃,包你满意。”

  听到有人询问价钱,张杏花赶忙放下手上的东西,转过身来与这位妇人笑着说道。

  “真的噢,小婶子。我娘绝对没有夸大了,您可以买几斤回家试试,好吃下回再来我们这买”

  木棉也一边应和着说道,当然更是利用了伪萝莉天然无害的笑容。

  “哟,瞧着是还不错,那给我来三斤吧,不好吃下回我可不来你这了。”

  那妇人似乎挺高兴的,给了九文钱后,与木棉两人聊了一会方才离去。


  (https://www.daowx.cc/bqge138275/703348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