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明末征服者 > 第九十二章 明争

第九十二章 明争


  叶向高默然抬头看看皇上,作为当朝名正言顺的大管家掌舵者,皇帝还没有张嘴的时候,他已经在心里所有能想的主意过了个遍。

  ——结果是没有,真没有了。

  兵力大部份都派在山海关,能打仗的那几位也都部置在那里。

  叶向高先是沉默,后来摇了摇头。

  天启帝瞪着他,深吸一口气,气笑了。

  他忽然想起某人曾和他说的过的一句话。

  一殿的人材济济,却一人可用。

  “好,真好,你这个阁老当得真是好!”

  一殿的群臣跪了一地,悄不声的,一年三百六十天,象这样安静的遭数极其罕见。

  **星一看苗头不对,连忙出班:“陛下,海事废驰已久,急切间想要找出人前去,只怕也是热血有余,才能不足,一旦兵败,反而有辱国威,更为不美,请陛下三思。”

  不得不说,**星说的很有道理。

  可天启却不这样想,他再次确定了自已刚才那个想法:济济立了一堂果然不是人材,都是些烧材!

  真实本事一点没有,耍嘴皮子个顶个的能。

  天启怒极反笑,沉默良久,伸手狠狠一拍龙椅。

  “照你这么说,就任由红毛鬼子占了澎湖不成?”

  一众官员全都不说话了,面对皇帝的怒火,没有人敢随便开口。

  天启的眼神落到魏忠贤的身上,这是他心里仅余不多足可信任的人。

  魏忠贤还真没有含糊:“陛下,红毛鬼大逆不道,必须严惩,老奴有个主意——”

  在一片颓废的气氛下,魏忠贤这几句话当真称得上提神醒脑。

  天启帝的眼底放出热切的光,一迭连声说:“大伴,有什么好主意快些讲出来!”

  他能出什么好主意?包括叶向高在内的所有人嗤之以鼻。

  魏忠贤:“陛下,老奴推举门下一人——”

  他的话没完,朝堂上一片嘘声。

  杨涟大笑:“诸公,可还记得山东剿匪的事么?”朝臣中顿时响起一片放肆响亮的笑声。

  魏忠贤真是够了,白白胖胖的脸上迅速蹿上一片红,心里怒火横流!

  太特么不给面子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这些人就这样起哄,他忽然想起了霍尘意和他说过:放眼一朝,东林势大,魏公想和他们和平共处,奈何他们并不想和魏公共处。

  说的真对。

  一片嘲笑声中,魏忠贤游目四顾,将一张张脸认真的记了下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魏忠贤在这一刻终于大彻大悟了——敢情老子一直在拿热脸贴这些白眼狼的凉屁股。他纳了闷了,前有张居正与冯保,后有王安与申时行。前两位当秉笔太监的时候,也没见张居正申时行那些人放个屁,相反双方合利共赢,怎么到自已就全然变了味了!

  东林党果然都该死!这个念头瞬间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杀机在眼,手已经狠狠的捏了起来。

  天启同样显然对魏忠贤那些所谓门下不大感兴趣:“大伴,你想说的就是这些?”

  魏忠贤深呼吸了几下:“陛下,京师三大营训练已有时日,国难当头,也应该派出去为国效力了。”

  群臣一片哗然,躲在人群后边霍尘意嘴角露出了笑容。

  魏忠贤将手伸到三大营,他很想看看那个人的脸色将会变成什么样。

  叶沧羽与宋小宝同样对视了一眼,二人心底都是一沉。

  魏忠贤的话点醒了天启,他很长时间没有说话,似乎在考虑什么。

  叶沧羽沉不住气,一步将踏末踏时候,叶向高先他一步已经出去了——恰好挡在儿子身前,也挡住了魏忠贤狼一样的阴恻恻的眼神。

  魏忠贤冷笑:“怎么,叶阁老有意见?”

  他的语气实在太阴,其中饱含的杀意,任谁听了都起了一身寒栗。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叶向高先是斜着眼警告了叶沧羽一眼,然后正视魏忠贤,以他多年宦海沉浮的经验,他清楚知道对面这条老狗已经被彻底激怒,自已这一站出来,更是将彼此的矛盾放到了明面上,这与他的沉稳办事、不得罪人的人生准则大相径庭。

  可是他没有办法。

  他这辈子就这样了,总得为将来想想。

  “陛下,老臣以为魏公所说欠妥,此时动用三大营有三不宜。”

  天启对开口的叶向高还是很看重的,毕竟是首辅,当下问道:“怎么说?”

  “三大营成立不过三月,时日尚短,难当大任,此其一;三大营不擅海战,以彼之短攻彼之长,战果可想而知,此其二。”果然是首辅,一条接一条的铺阵出来,本来还在窃窃私语的声音瞬间小了很多。

  魏忠贤觉得牙根一阵接一阵的发痒。

  天启觉得很有道理,“第三呢?”

  叶向高:“老臣记得当日睿王力排众议建立三大营时,曾有言说,三大营进可攻敌陷阵,退可拱卫京师,如今辽东战事吃紧,怒尔哈赤狼心环伺,一旦山海关有失,京城危矣!所以老臣以为有此三不宜,三大营万万不能轻动!”

  魏忠贤哑口无言,澎湖和京师的安危比起来,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天启终于表了态:“叶阁老所说有理。”

  皇帝表明态度了,魏忠贤的脸就暗了下来,恨不能姓叶的赶紧去死。

  叶向高施了一礼退入朝班,杨涟拉了他一把,瞪了他一眼。

  这一场朝会讨论到这里,已经没有继续的必要了,就在天启心烦意乱的准备散朝的时候——

  “陛下,老奴保举一人,如果有他前去,澎湖之围必解!”

  魏忠贤举荐的人几乎是让所有人大吃了一惊。

  他举荐的正是目前赋闲在家的睿王朱平安,对于这个风头正劲的睿王突然的“休息”,朝野上下一直有着几个版本流传。

  有人说是睿王与魏忠贤不合,被其构陷而获罪;还有人说是睿王杵逆了新皇,因此而被免职;

  当然任何版本都是传说,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除了当事人,没有谁清楚。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睿王和魏忠贤是死对头,这个无庸置疑,长眼的都看得到。

  所以魏忠贤保举睿王,无论是那一方都震惊了——这不是吃错药了吧?就连天启都愣了。

  朝堂上静了片刻,很快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

  霍尘意露出一丝笑容,如果可能,他很想给魏忠贤点上一万个赞。

  借刀杀人,这招太毒辣了。

  耳边听着各种各样小声议论,魏忠贤在心里冷哼一声,经过这么多事,他算是看透了。有睿王在皇帝永远不会象从前待自已,寿康宫一事出现后,皇帝虽然免了他的一切职位,自已也搭上秉笔太监这个职位,看起来对方吃得亏比自已更大,可如果谁真这样认为,那只能说他有眼无珠了。

  魏忠贤自信比这世上任何一人都了解当今皇上,军机处到现在也没有花落谁家,已经说明了皇帝的心里已有定论,外人再怎么折腾也是白搭。

  一切的迹象加苗头都让他感到深深的不安——不得不说,他再次后悔当初把那个家伙调到眼皮底子的决定。再让他在京里呆下去,如果让他和东林联合起来,自已只有死路一条!

  为万全计,那就先让他出去!容自已缓过这口气,再徐徐图之。

  魏忠贤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对于眼前来说,这绝对是个最好的主意。

  万万没有想到,叶向高再次出班。

  魏忠贤的头突然好疼,不用问,必然是出来反对的。

  “陛下,魏公所说极有道理,臣附议!”

  我了个去!

  朝堂上顿时开了锅,说好的撕逼大战呢?

  最近东林党斗倒了浙、楚、齐三党代表人物方从哲,士气大振,秉持着打倒朝中一切反动派的高涨热忱,刀枪剑戟全都指向了魏忠贤为首的魏党。

  以这两方的尿性,双方必有一战是必然的。

  但万万没有想到,双方首脑人物还有这样一天,一齐共同保举双方都看不顺眼的睿王。

  天启也很意外:“说出你的理由。”

  叶向高侃侃而谈:“睿王虽然年轻,但天纵神武,也有山东平叛的经验;所谓能者多能,若是殿下亲去澎湖,如同皇上亲临,内可激发军民士气,外可镇压强虏威风,所以老臣响应魏公所言。”

  比起说好听的,不识字的魏太监拍马也比不上叶阁老。

  不过无所谓,双方目的是一样的。彼此交换了个眼神,眼底火花哧啦哧啦往外直冒。

  朝堂上安静了,他们得承认叶向高说的很有道理。

  睿王在军事上表现出来杰出天份与战果,足够让人无话可说。

  抉择权再次落到皇上这里。

  天启明显在犹豫不决,一旁高小手小声提醒:“陛下累了,休息一下吧。”

  他的话给天启一个下台的石阶,“今日且议到这里,朕也乏了,诸卿且散,待朕再细想想。”

  皇上都这么说了,群臣还有什么说的。山呼万岁,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魏忠臣最后一个离开,按照以前的规矩,皇上该叫他陪着一声回宫,然后问自已下边的事该如何做。

  可他很快就失望了,年轻的皇上扶着高小手走了。

  ...


  (https://www.daowx.cc/bqge14297/828385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