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明末征服者 > 第一百零八章 敛财

第一百零八章 敛财


  从睿王坐镇濠境开始,就接连颁下几道告示,一切以安定大局出发,可以这么说吧,除了城头上的旗换了,别的都没有改变。

  这让民间蠢蠢欲动的不安瞬间平息了好多,老百姓单纯的很,他们才不管统治者是张是李,他们要的只是个平安。

  可对于停驻濠境大小洋商们来说,他们就没有这么安心了。

  自从佛朗机人撤走之后,陆续已经有不少看到苗头不对,纷纷离港远走。对于这些人,朱平这拦都没拦,不走的欢迎,走了的欢送。

  洋商中也有不走的,因为和睿王的特殊关系,罗卜茨的身价水涨船高,被其他商船一致推举为商会代表。

  今天带着礼物,来找睿王了。

  他来的时候没有见到朱平安,不过下人还是很客气的告知他殿下正在开会。

  南宫英雄和宋小宝再加上卢象升,再加上福建巡抚南居益和总兵谢隆仪,人不多,宽敞的大厅显得有些冷清,但气氛热烈的很。

  福建巡抚和总兵跑到广州的地盘上来开会,这事怎么看怎么怪异,可是这些人坐在那,一个个表情自然的理当如此。

  做为几个人的老家伙,想的自然比这些小朋友多了些,南居益垂眉瞑目,若有所思。谢隆仪现在对朱平安是死心踏地的敬服,现在朱平安叫他去死,他都没二话。南居益不象他心眼那么直,这个小王爷在平乱方面表现堪称惊艳绝伦,可不知他在治平方面如何没有人知道。

  眼下一个天大的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海禁。

  明朝自建国以来,就有片板不得下海的严令。到了成祖时期,虽然有三宝太监下西洋,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征服四海、扬名海外,并不是贸易往来。自成祖后,依旧是禁海,再到后来倭寇横行,海禁这两个字更成了没人敢提的忌讳。

  濠境不一样,海禁政策如果推行,那么繁荣昌盛的濠境,很快将再度沦为一块死地。

  该怎么办呢?他忍不住抬眼看了一下朱平安。

  “这次叫大家来,是想请大家集思广益,拿个主意。”

  众人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神全都汇集在他的身上。

  “南大人,船坞的事怎么样了?”

  船坞就是造船的地方,设在漳州港,这事点名由南居益负责。澎湖一战,毁了福建大部份战船,虽然俘获了不少荷兰红毛大船,可就算这样朱平安还是拍板:在漳州设立船坞,开工造船!

  对于这个决定,南居益举双手双脚赞成。

  与荷兰鬼子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弱国无外交。对方仗着船坚炮利,视大明海障如无人之境,想要改变这一切,就得有自已的海防实力。

  算有做为一个有远见有眼光的人,南居益没有任何理由不支持。

  可雪持归支持,钱呢?

  提起钱,大厅内瞬间陷入一种难言的沉默,所有人眼巴巴全都看向宋小宝。

  宋小宝抬起了眼,凶狠的一个个全瞪了回去。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天知道,这些天他都快肉痛死了。

  什么叫花钱如流水?什么叫要钱如切肉,看宋小宝的眼神就知道了。

  这还是亏幸菲力普走的时候,濠境财库里留了个厚实底子,再加上打劫澎湖红毛鬼子,两下加了下来,总算将漳州船坞的开门支持了下来。

  可那只是暂时,看着账本上日益减少的数字,宋小宝愁得睡不着觉。

  “银子不够?”

  望着朱平安无辜清亮的眼眸,宋小宝情不自禁的磨了磨牙,够不够你不知道么了——这还用问么?

  南宫英雄切了一声:“不对啊,那天我看了,库里有那么多的钱呢。”

  “辣那多?有多多?”宋小宝冷笑了一声,然后开始扒着手指头算帐:“一艘普通的兵船,造价为两千两白银左右,如今用最好的材料,以最大规模来造,满打满算,最少也要五千两左右。”

  南宫英雄吓了一跳:“我的奶奶,要这么多?”

  “叫我爷爷。”宋小宝斜了他一眼。

  “这还叫多?这才那到那,还没有算装备火炮的费用,还有训练水兵的费用——”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军备这个东西,无论在那个朝代都是极耗国本的玩意,但不搞还不行。

  谢隆仪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朝廷这个时候估计已经得了信了吧,要不咱们找皇上要一点?”

  提起朝廷,包括朱平安在内所有人一齐叹了口气。

  想从比黄花瘦强不了多少的国库拿钱,骚年,你想什么呢?

  想搞银子,不外乎开源节流。

  这种心理使然下,很多人自然而然将目光落在濠境洋商身上。

  这些洋商在大明吸血这么多年,一个个堪比肥猪,如今想走可以,肉得留下。

  对于这种声音的回应,朱平安一笑了之。

  这种杀鸡取卵蠢事他才不会干。

  朱平安看他们一眼,微微的笑了一下,他这个笑落在南居益的眼里,心中豁然一亮,莫非这个小王爷有办法搞来钱?

  不过他有点失望,朱平安没有再提这件事,转向南宫英雄:“信送给那位张巡抚了么?”

  南宫英雄:“早送啦,不过那位张大人好象不怎么高兴。”

  “那就好,说明白就可以了,你这脾气也要收一收。”

  南宫英雄忍不住道:“这次真的不怪我,你问小宝,那个家伙得有多狂,见了人就说他姐夫是巡抚,哎哟,我这火腾得就不能忍了,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南居益人老成精,眼睛转了几下便猜出了个八九,“殿下,说的可是张之涣张大人?”

  朱平安:“怎么了?”

  南居益和谢隆仪对视了一眼,沉声道:“殿下,这位张大人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哦?”朱平安不动声色:“我不明白,请南大人指点。”

  一时间不明白他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南居益沉吟了一下:“殿下,可识得当今吏部尚书赵南星?”

  一言惊动四座,几乎是所有人都瞪起了眼。

  只有宋小宝,别人瞪眼的时候,他叹了口气。

  主掌大明朝政是内阁,其下分为六部,按照各部门的地位来分,大明六部的排序是吏、户、礼、兵、刑、工。

  古来一句老话,升官发财,这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上妙理。

  六部之中按照油水多少来划分的话,六部的排序应该重新排列一下:吏、户、工、兵、礼、刑。

  吏部掌管着官员升迁,大家为了谋求一个好的职位,避免在考察里被写上一个劣等,免不了要送钱送礼,这其中又以文选司,也就是掌管文官考核的部门最肥。所以说吏部为六部之首完全是实质名归,这是实缺更是肥缺。

  能坐上这个位子,就算给个次辅也不换,当得上位高权重四个字。


  (https://www.daowx.cc/bqge14297/831976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