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明末征服者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亲事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亲事


  他说的很对很有道理,天启没再吭声,脸上阴睛不定,目光闪动,虽末同意但也没有表示反对。

  “第三呢?”

  前两条一条要权,一条要兵,皇帝很想知道,这小子第三条要什么?

  没想到这下轮到朱平安沉默了,直到皇上瞪着眼等了好一会连个屁也没听到。

  天启惊讶的扫了他一眼:“嗯?”

  直到这时朱平安才吞了口唾沫,似乎鼓足了无比的勇气:“第三条是私事。”

  天启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私事?大名鼎鼎的睿王也有和自已说私事的时候?

  朱平安在他的目光下,耳根子已经可疑的红了一片。

  “那个,皇兄,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少年的声音在乾清宫大殿中清析无比:“我与苏婉儿两情相悦,我想在这次去辽东前,将这门亲事定下来。”

  天启瞪着眼看着他,这个当口他要向苏婉儿求婚?

  他是真的看不清还是在装傻,还能不能再奇怪一点?

  若换在平时,这门亲事应该是一对不错的佳配,一个首辅千金,一个皇室王子,皇政联姻,再门当户对也没有了。

  可是那是在平时,不是现在。

  “叶向高前些日子,已经向朕上疏请辞了。”

  他就说了这么一句,可这一句中的含义已经不少了。

  朱平安不自觉得笑了一下,可就这一下,就象阴云中飞出的一道阳光,让天启羡慕的牙根发痒。

  “皇兄,臣弟和你说个笑话你要不要听?”

  说真心话,天启真的没情听什么笑话,可是心里这么想到了嘴边却变了说辞:“什么笑话?”

  朱平安笑出一大白牙,就将当初在济南街头初见苏婉儿的事说了出来。

  天启哼了一声,苏婉儿为什么跑,他心里清楚。

  朱平安很快的说到追到济南寻女的叶向高,他口齿清楚,琅琅清音,从他嘴里说出来并没有多做修饰,却能够让人宛如亲见。

  随着他的述说,天启的脸色渐渐放缓起来。

  自从朱平安进宫,他从来没有问过这位兄弟之前过得什么样的日子,之后加封宁海王什么的,也完全是出自于对于先皇的尊敬,直到今天,心头方生出一丝怜悯,概然叹道:“原来,你也过得不容易。”

  朱平安笑了笑:“皇兄,你千万别可怜我,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我倒情愿过之前的日子呢。”

  天启瞬间就不高兴了,哼了一声,心道狗肉上不了席的家伙,不知好歹!

  “后来呢?”

  朱平安拍了下脑袋,“当时叶大人很看不起我,说我配不上他的女儿,让我自已识趣点。”

  天启瞬间就怒了:“他居然敢嫌弃你!”

  朱平安:“皇兄,那时我还没进宫呢,叶大人只是嫌弃了我一下,没把我腿打折就不错啦。”

  天启哼了一声:“然后呢?”

  “然后就有了三年之约。”朱平安笑道:“我说三年后,必定风风光光上门迎娶。”

  天启瞠目结舌,以身易之,换成他面对一国权势滔天的首辅大人,一介穷成渣的臭小子何来底气订下这样的赌约——可是很奇怪,他本能的又觉得很解气,没有比这样打脸再爽的了。

  “原来,不知不觉已经三年啦——”

  天启的一句无心之言,似乎触发了某种东西,二人眼光情不自禁的碰了下——

  时光最是神奇,往往就在不经意,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

  当年的穷渣,现在已经是扬名天下无人不知的睿王殿下了。

  再来一个三年?

  会怎么样呢?

  天启感叹的呼了口气:“既然有这样一番前订,朕也不得不有有成人之美之心。”

  朱平安眼睛一亮:“皇兄的意思是答应了?”

  天启嗯了一声:“叶向高屡有失职,朕本来想治他的罪。这次算他沾了你的光,就不和他计较了。”

  “多谢皇兄成全。”

  是不是成全不知道,反正朱平安跪着,他没能看到天启起身离去时,投在他身上的那个神秘莫测的眼神。

  ————

  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当天圣旨就进了叶府。

  消息一经传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民间对于这位睿王殿下风评极好,听说他结亲,无不欢欣鼓舞。一连几天大街小巷,市井坊间都在议论这个事,风头之劲竟然生生将辽东兵事压得没了声响。

  朝中震动也是不小,据说魏忠贤得知这件事后,第二天就起了一嘴的燎泡。

  同样的这事在东林党内不啻引发了一场地震,一直以低调著称的叶首辅,一夜之间飞上了风口浪尖。

  说什么卖女求荣的、什么临敌易节的,种种言论如海如潮,花样翻新。

  传到孙承宗这里时,这位老人先是呆了一下,然后苦笑——

  别人不知道,他知道。

  自已这位最得意的弟子门生,又能在尽他自已所能的,开始救人大业了。

  时到如今,他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朱平安说的确实都是真的——现在东林党已经不是原来的东林党了,就象烂豆腐一样的,提都提不起来。

  不过他也没有什么遗憾,皇帝的态度他已经看清,他自已差点搭上了一条老命,够了——做到这个地步,他已经对得起任何人。

  看了眼桌案上早就写好的告老奏疏,看来是时候递上了。

  皇家嫁娶和民间一样,多少也都是一个套路,什么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少一样也不成。

  这些礼仪大多脱胎于民间,可论起各种讲究与繁琐,则远胜于民间。

  虽然有的是人帮着忙活这件事,朱平安还是被烦了个不得了。天知道,这几天他一个人恨不能忙成了几个。订亲的事足够他忙,但和协调兵马、兵饷粮草的事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

  这几天的朱平安每天都是头一沾枕头就睡过去了,第二天天没亮,抹把脸继续起来忙活。

  时间长了,连天启都看不下去了,几次命高小手前来传旨,把军机处文征孟、叶沧羽、宋小宝等一干大小骂了个狗血淋头。

  挨骂的人都快冤出大天了,天知道,不是他们懒,是睿王什么都抢着干好不好?

  这些天朱平安充分利用了天启赐给他的权利,户部和兵部让他差点折腾的散了架,几个尚书侍郎们疯腚一样跑去魏忠贤那里哭,结果是魏忠贤气得心口痛发作,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天天在家眼巴巴盼着这个祸害快滚。

  事情再多,终有完事的那一天。

  今天是腊七,明天是腊八。从掌灯开始,宫中大大小小的厨房全在洗米生火,为明天的腊八节做准备。

  慈庆宫里悬灯结彩,不知道还以为是过年提前了,然而并不是。

  早早沐浴睡下朱平安并没有睡着,和几天头一贴枕就睡倒的状态不一样,此时的他双眼瞪得通亮,不见一丝半点的睡意。


  (https://www.daowx.cc/bqge14297/8355088.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