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十六章 哥萨克

第十六章 哥萨克


  乌克兰哥萨克国,由哥萨克酋长国和扎波罗热哥萨克汗国组成。而彼得这次把他的目标放在了这个国家。他需要提前拥有享誉世界的哥萨克骑兵,同时也需要乌克兰肥沃的土地。

  1677年2月1日,彼得以不承认佩列亚斯拉夫条约的合法性,而要求重新重新签订条约。而乌克兰哥萨克国的两个成员国哥萨克酋长国和扎波罗热哥萨克汗国均表示不同意沙皇彼得一世的要求。双方之间顿时矛盾激化。

  1677年2月10日,俄军大规模在乌克兰哥萨克国和俄国边境处集结。到3月中旬时,此处已经集结了二个步兵师,四万人,和一个骑兵旅八千人。三个炮兵团的规模的军队。

  这无疑是在此时的欧洲是规模巨大的,因为此时的欧洲尚不是后来为了组建反法联盟而大规模组建正规军的时代。此时的欧洲,各国限于财力,正规军的规模都是非常小的。即便是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也不过只有十三四万的正规军,这还是要将地方部队全都加上的结果。

  此时的欧洲诸国,战争一旦发生,征召兵基本就是战场的主力。俄国的彼得与索菲亚的内战,之所以规模如此小的原因,还是因为仅仅拥有诺夫哥罗德堡一地的彼得无法大规模征召士兵,因此当初他采取了志愿兵的方式。而索菲亚则是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支持她,只能从莫斯科堡一地征召的她也无法大规模组建军队。

  此次的彼得军改,他一共训练了三个步兵师,每个步兵师有二万人的编制,包括了附属的骑兵团,炮兵团等等,而在此之外,彼得也建立了一支八千人的骑兵旅和三个炮兵团。每个炮兵团有一千人,人数规模较之之前的一千五百人有所减少,但是每个炮兵团拥有120门火炮,在加上配备给各师各团的附属炮兵部队,总计可以达到近500门火炮的规模。

  除了第三师留守国内,其余所有兵力全都用于这场战争。其实这场战争彼得是不想打也得打,拥有如此大规模的常备军的彼得,可以说自从军改计划实施以来,国内财政一直处于吃紧的状态。彼得已经数次通过了内阁的关于增加贵族缴税的金额。

  因此彼得必须通过战争来获得战利品,否则俄罗斯中央政府的财政必将在今年下半年11月底的时候,陷入崩溃。

  而彼得对这场战争的定位便是练兵,赚钱,准备下一次战争。

  练兵想必不用多说,没有打过仗的军队,无论怎样都不能算正规军。没有打过硬仗的军队,绝对称不上优秀的军队。

  赚钱想必也不必多说。

  准备下一场战争。所谓军人的全部便是三条,服从,服从,还是服从。军队的任务便只有二条,打仗,准备打仗。

  当然彼得知道此时的乌克兰可以说是一片荒芜,显然强盗出身的游牧民族哥萨克,不会好好利用这片土地。此时的乌克兰还没有后世欧洲粮仓的美誉。

  因此这场战争的红利可以说在短时间内很难收到效果,彼得必须先要在乌克兰投入建设,还要移民。可以说没有几年的功夫,乌克兰还无法承担彼得的期望。

  因此在这场战争结束后,如果军队的表现让他满意,那么不远的将来,甚至今年,最迟不超过明年,彼得就要对庞大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了。

  也只有这个庞大富庶的国家,在它对于贫穷落后的俄罗斯来说肥的流油的南方大帝国身上,彼得才能搜刮到令他满意的战利品和肥沃富庶人口众多的领土,以及可以让他的下一次改革更加彻底,对他能够形成助力的出海口。

  纵观世界的弱国通过经济改革,开放国门,与国际接轨,迅速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他必须要有优良的港口,也就是出海口。

  纵观后世中国,日本,韩国。亚洲三强能够迅速脱贫致富,成就令西方世界的瞩目地位。其众多优良发展良好具有长久的历史的港口城市和广袤的海岸线,就是重要原因。

  因此内陆国家永远也成不了大国,更成不了世界性的大国。到了近代,这一条几乎就是真理。

  哈布斯堡王朝之所以逐渐衰落,除了他民族众多,内部成分极其复杂,民族独立层出不穷的原因外。有相当大的缘故便是他是一个内陆国家。

  后世的奥地利干不过普鲁士,很大原因也是它是一个内陆国。即便普鲁士自己也是海军不盛。

  且不说其他的,单单就指经济,海洋贸易的收入就远比内陆国地里刨食要强不止一筹。小小不过一个北京市大小,兵马不过万的荷兰一弹丸之地。凭借那上万条船,控制了全球海运。整个欧洲百分之八十的GDP都被他赚取了。

  ;


  (https://www.daowx.cc/bqge16111/901215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