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随言三国 > 第三回 略显仓促的黄巾起义

第三回 略显仓促的黄巾起义


  上回说到,“十常侍”组合带领着灵帝每天吃喝玩乐,换着花样的大玩特玩。

  之所以说是“十常侍”带领灵帝,那是因为很多玩的花样,都是“十常侍”帮着灵帝想出来的。

  灵帝自己呢,也拥有着一颗爱玩无比的少年之心,他玩过狗,玩过驴,摆过摊,收过账,玩过女人,卖过官位,玩了文武百官,玩了黎民百姓,也玩了江山社稷。

  说起灵帝这个就是玩的人生态度,倒让我想起近代一位名为“若热.贵诺”的强人来。

  这位贵诺少爷,被称为是“最后一名花花公子”,赵本山曾经说过的那句“人还活着,钱没了”,其实最早就是出自贵诺之口,只不过贵诺说的要文雅一些,他的原话是:“人生幸福的秘诀,就是在死前花光钱包里的最后一分钱,可惜我计算错误,提前把钱花光了。”

  贵诺他老爹是当时巴西的首富,他老爹死的时候,交给贵诺的家产有二十多亿美金,二十亿美金,用卡车也得装个十几车吧?不用换成硬币都能把我砸死个十几个来回吧?人家随随便便就给败光了?

  跟现在动不动甩两个钱泡网红的那些富二代不一样,贵诺当年泡的女人,全都是好莱坞的著名性感女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玛丽莲梦露了。

  贵诺为了泡到这些美女,在金钱方面可谓慷慨至极。曾经一位女星说喜欢毕加索的一幅画,贵诺当时就签了一张空白支票给了这位女星,事后过了很久才知道自己花了好几十万美元。贵诺还曾给梦露买了数百万的珠宝,结果珠宝买完之后,却听说梦露已经自杀了,这位爷随手就把这些珠宝送给了另外一位女星,眉头都没皱一下。

  到了晚年,贵诺提前败光了所有家产,混的只能靠政府救济和朋友帮衬活着,一直穷困潦倒的混到死,他死之后,被无数人,无数媒体评为了世界第一败家子。

  但是贵诺的败家,远比灵帝的败家要差的远了,贵诺不过是玩玩女人,败光了自己的家族产业和金钱而已,灵帝呢?那可是带着整个大汉江山陪着他一起玩。

  最后,老百姓终于受不了了,心说你这当皇帝的,在自己宫里玩也就算了,可你弄了一帮贪官上位,搜刮的我们连土都吃不上了,合着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是在拿命哄着你自己玩啊,你要玩的小也就罢了,可你现在玩的太大了点吧?玩的我们都要活不下去了,得了,我们活不下去,你也别想好,咱们反他娘的吧。

  其实中国的百姓都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他们的需求只是能够吃饱穿暖就足够了,甚至这个要求还可以降低一些,哪怕吃的不够饱,穿的不够暖,只要有口吃的,他们也能一直忍受下去。

  或许这是因为多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是农耕族群的原因,百姓的生活基本就是白天种种地,晚上回家睡,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那些牧马放羊的,乘船航海的异族人相比,生活环境相对安逸许多,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百姓的骨子里也缺少了一些异族人的冒险精神。

  国外有许多人经常喊着“为自由而战”、“为信仰而战”之类的口号发动起义。当然了,对掌权者来说,这就叫叛乱了。其实到底是起义还是叛乱,说白了就跟俩泼妇对着骂街,一个骂贱人,一个骂骚货的道理差不多,先别理论谁对谁错,反正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对方都不是什么好人,最后谁说的对,还是得看谁打赢了或者骂赢了。

  中国封建王朝的百姓,他们发动民变,反抗政权的理由就没有那么高大上,对他们来说,造反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吃不上饭了,活不下去了,只剩造反一条路了。

  造反是九死一生,不造反是有死无生,还不反等啥呢?

  于是,在东汉大地上,群雄还没有割据,四处造反的山贼流寇便抢先割据了。造反的人群里,规模最大,名气最大的,便是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了。

  书里说,这张角是个不第秀才。

  秀才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是已经通过了初级考试,得到了政府认可的知识分子。而不第呢?则是指成为秀才之后继续往上考举人,结果没考过去的意思。

  但是据我所知,科举制度应该是隋朝才出现了,汉朝的举人采用的举荐制度,应该谈不到“不第”这个词,估计这是罗贯中书中的一处BUG吧?

  不过我一直在强调,我不是史学家,所讲的一切只是闲话随言,并且始终是以三国演义为主体的,所以我若是有说的不对之处,大家都当一场笑谈,不必深究。

  总之呢,这张角就是个有点文化,但文化程度不高,家里又挺困难的人。

  为什么说他家里困难?

  这就好比今天我们的学子高考,如果没考上或者没考好,家庭条件富裕的,或许会安排孩子出国留学,或者找个学校砸赞助。

  家庭条件一般的,也会让孩子复读重考。只有家庭条件较差的,为了省钱,同时也为了让孩子早点毕业,早点赚钱,才会让孩子随便选择一所并不中意的二流大学就读,或者干脆辍学打工。

  张角无疑就属于最后一种了,落榜之后,他就开始每天爬山采药,以此来贴补家用,由此可见,张角的家里肯定是十分困难。

  不过这张角,却比无数小说里开了挂的主角还牛叉,那些主角大部分还得是跳崖啊,逃亡啊,总之都是在很惨的情况下才能碰着点奇遇,这张角却是平平常常溜溜达达的进山采药,就遇到了一位叫做南华老仙的活神仙。

  这南华老仙把张角喊到了个山洞里,说道:“我看你骨骼惊奇,实在是万中无一的修道天才,我这有三本天书,叫做《太平要术》,看在你我有缘,只需要一百万钱就卖给你了,怎么样?”

  张角直晃脑袋,说了:“你咋不把《如来神掌》、《九阴真经》啥的都拿出来,我告诉你,少给我扯这套,你这样的骗子,我见的多了,我要是有一百万钱,还用得着巴巴的上山采药。”

  南华老仙一听也来气了,我可是有编制的正规神仙,你竟然瞧不起我?他有心一道雷劈死张角,奈何上头有令,神仙不能随便杀凡人,最后南华老仙一气之下,化成一道清风走了,估计是他气糊涂了,书也扔地上忘了拿。

  这南华老仙,可能也是个乡村合作社出来的神仙,在仙界住的可能也是郊区,没见过啥市面,要不然的话,三国里有无数比张角强上百倍的能人,他咋就偏偏选中了张角,让张角去拯救世界?

  又或者,可能是这南华老仙一看大汉王朝乌烟瘴气的,呆着也没啥意思,着急找个人把天书送出去完成任务,好快点返回仙界,才让张角捡了个便宜?

  总之呢,这三卷天书南华老仙也没有带走,落到了张角的手里。

  张角一看,这老头化成一阵风就没影了,这才知道自己遇到的不是江湖骗子,是正了八经的神仙。

  张角把药篓一撇,捧着这三本天书就看了起来,看的那是如痴如醉,饭也顾不得吃,水也顾不得喝,通宵达旦就是看书。

  这张梁、张宝一看,大哥怎么上山采药把人还采丢了?咱们上山找找吧,张角经常采药这片山他俩也熟悉,没用多一会就找着了,一看张角披头散发的在地上坐着,挖药的锄头,装药的背篓都被扔在了一边,捧着三本破书看的津津有味。

  张宝哥俩一看,大哥这是魔障了吧,在哪捡了这么几本破书,家也不回了,吃饭的家伙也扔了。

  张宝就问了:“大哥,你弄啥腻。”

  张角一看自己俩兄弟来了,这才放下书说:“大喜事咧,我遇到一个活神仙,给我这三本天书,写的太好咧。”

  张宝:“大哥你别扯了,啥活神仙,都是骗子。”

  张角一听这话,也和南华老仙被怀疑时候一样郁闷,不过这张宝张梁是自己的亲兄弟,他总不能也化阵风就没影了,于是张角带着俩兄弟走到洞外,给他们显了显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仙家本事,这哥俩一看都惊呆了,知道大哥这下真是遇到了神仙。

  于是张角弟兄三人回到了家,各自修习三卷天书,为啥三国里那么多牛人得不到南华老仙的青睐?难道是因为天平要术共有三卷,就必须赠予一家有三个兄弟的人?

  总之,在经过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修习之后,张角弟兄三人都学会了仙术。

  这段时间呢,大汉天下一直还是四处闹灾,没有半刻消停。

  估计是国内不顺心的事情实在太多,灵帝的光和年号没用几年,又改成了中平,但是只靠改年号,肯定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这年号刚改完,国内又出事了。

  中平元年正月里,全国又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老百姓本来就穷的连饭都吃不上,哪有闲钱看病,一时间中原大地哀鸿遍野,白骨处处。

  张角一看,我这三卷天书里可教过怎么治病,现在是时候表演真正的仙术了。

  于是张角带着俩兄弟云游四方,每到一个地方,就画几张符在水里泡泡,分给老百姓喝了,老百姓当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反正不喝也是等死,管他好不好使,喝了再说吧。

  张角这仙术还真没白学,这符水一喝进去,还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只靠自己哥仨,这才能救几个人?于是张角选了一些有点天份的百姓收为了徒弟,也交给他们治病的仙术,当然了,那些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看家本领,张角肯定不会轻易外传。

  张角陆陆续续收了五百多名徒弟,这些徒弟也都学会了他画符泡水的本事,各自四处云游,给人看病,一传十十传百,张角的徒弟、信众越来越多,张角感觉自己应该有个响亮点的名号了,经过仔细琢磨,张角决定把自己的这个团体命名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这才觉得有点满意。

  要不然别人一问自己徒弟,说你师父是谁啊,徒弟说:“张角。”听着总是差点意思,少点劲头,这回别人再一问,你师父是谁啊,徒弟说:“大贤良师!”这听上去就显得那么的高大上。

  张角的太平道,给予老百姓的,那可是人生中能承受的最大恩情——救命之恩,谁被救活之后,能不信张角?能不信太平道?

  一时间,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地,家家有老百姓给张角立着长生牌位,处处都有太平道的信徒以及张角的徒弟。张角还给这些信众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叫做:“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苍天已经要玩完了,黄天马上就要崛起了!

  苍天呢,指的就是汉家江山了,因为汉朝的官员和士兵的衣服,都是以苍青色为主。

  而黄天呢,自然指的就是后来的黄巾军了。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自然说的就是要在甲子年起兵造反,推翻汉王朝,然后就天下大吉了呗。天下吉不吉不知道,反正造反成功的话,张角肯定是吉上加吉了。

  由此可见,在拥有了众多信徒之后,张角终于不在满足于一个术士,一个宗教头目的身份,开始为造反做好了准备。

  也不怪张角的自信心如此爆棚,因为这八州之地,可算得上是大汉王朝的半壁江山了,张角琢磨,这半壁天下里,处处都有我的信徒,就算有些人还没有皈依太平道,但这些人里,愿意跟着我一起造反的人肯定也不少。

  于是张角加紧筹备,一面以“方”为单位,把自己的信徒划分为三十六方,其中大方一万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各自设立了管事的头目,称为渠帅,这个渠帅属于内部称呼,因为张角已经打算造反了,所以这些头目有时候也称将军。

  张角好歹还做过秀才,读过点书,知道要向干大事,打大仗,自己强大的同时,也要在敌人内部寻找合作伙伴。

  他让自己的部下马元义,暗中结交了皇宫里一名叫封谞的宦官作为内应。

  这封谞可不得了,那可是“十常侍”组合的其中一员,算得上是这个国家的最高层之一了,可见张角多少还是有点办法的。

  在把信徒划分完毕,黄旗黄巾等造反的家伙都准备好,信徒们也都互相知会过了,跟封谞也勾结的差不多了,张角知道,是时候了,是时候振臂一呼,推翻汉室天下了。

  于是张角写了一封信,让自己的部下唐周偷偷交给封谞,约定时间内外夹攻,一块造反。

  这唐周拿着信可没找封谞,而是直接跑到朝廷那告密去了。

  能为张角干这样的隐秘大事的,这唐周肯定是张角的心腹了,没想到,这货竟然毫不犹豫的就把张角给卖了,让还没有准备完毕的张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同时,封谞被暴露出来之后,随之也被灵帝抓进了监狱,张角费尽心力结交的这名内应,也彻底失去了作用。

  而且我想,被自己的心腹毫不犹豫的出卖,张角的心里肯定也十分不是滋味,张角这次可谓是遭受了心灵与军事上的双重打击啊。

  说起来封谞和唐周这俩人都挺有意思。

  封谞,作为汉朝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皇帝都听他们“十常侍”组合的话。他竟然还会跟张角勾搭连环,扯起造反的事情来,就算是张角造反了,难道还能让封谞做皇帝么?难道还能给予封谞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地位么?肯定不能,那封谞跟人扯这个干啥?这不是神经病么?

  唐周呢,跟着张角混的,肯定是些苦哈哈出身,好不容易在太平道里混出点模样了,混到了张角的身边,眼看张角就要干一番大事业了,这事要成了,唐周就是开国元勋,从龙之功,还有比这功劳更大的么?结果他竟然屁颠屁颠的跑去告密去了,关于唐周后来的结局,书中没有交代,我也没有查到,不过在整个三国里,再没有什么关于唐周的记载,想来这货最后也没捞到好处。

  在百度百科上,关于唐周的记载有句话特有意思,写的是“主要成就;导致黄巾起义的失败”。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没有唐周告密,张角万事筹备完毕,信徒在约定好的时间共同造反,朝廷里再有封谞一伙,以及张角的弟子马元义等人作为内应,而灵帝一方却是毫无准备,张角造反的成功率肯定会大大增加。

  结果被唐周这么一搅和,马元义被灵帝以车裂处死。车裂,就是五马分尸,当初伟大的法家人物商鞅,就是被被车裂干掉的,这个刑法其实是十分痛苦的,您想,想把人的四肢砍下来,都得费不少劲,何况是这么生拉硬拽?估计最后人真的被扯开的时候,早就昏死过去,试不着疼了吧。

  马元义被车裂之后,其他的内应也被相继处死,封谞却没有死,只是被灵帝抓进了监狱里。

  封谞这是什么罪?造反啊!造反都没死,可见灵帝对十常侍的宠爱,已经宠的不能再宠,爱的不能再爱了。

  收拾完内应,当然就要下文抓捕造反头子张角,张角一看事情败露了,只好在仓促之下,连夜造反。

  并且把自己的名号,从大贤良师改成了天公将军,弟弟张宝号称地公将军,三弟张梁,号称人公将军,这三个公带领天下信徒,脑袋上扎着黄色头巾,掀起了汉末声势最为浩大的“黄巾起义”。

  估计这些造反的人里,还有不少就属于咱们前面提到的那种,虽然没有加入太平道,但是绝对愿意造反的穷人,张角自然是不怕人多,只要你扎上黄巾,加入到我麾下三十六方中来,以后咱们就都是哥们,干他娘的!

  这场声势浩大,但又仓促发动的黄巾起义,究竟最后是如何收场的呢?我们明天再说。


  (https://www.daowx.cc/bqge180992/919287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