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匠心大宋 > 344 南宋兴

344 南宋兴


  “王驾千岁,”高登明白大势就剩下这个赵构要当皇帝了,从前一切有关大宋求来的猜想,都叫历史的洪流给他冲走了,于是高登干脆要把握住赵构,向上一拱手,“高某愿为您效力,做什么不都是应该的呢?”

  “哦?”赵构听到高登说了这话,内心之中简直像喝了蜜糖一样的甜蜜,他当然想当皇帝了,但是由于实力太弱,身边没几个支持他的,也觉得对付不了强大的金国,但有了高登加入他自信足多了,忙惊喜的看着高登,“你说的是真的,高登?”

  “陛下!”高登单腿给赵构跪下了,抱拳行了军礼,“既然国难当头,高某只愿我大宋度过这一难,希望陛下您早登大宝!”

  好在赵构这个康王从前和他关系倒还算是很好的,彼此了解那下一步总会比和别人更默契。

  “好啊高爱卿!”赵构得了高登这个关键力量,简直是欣喜若狂。

  他当然懂了,高登虽说表面上是个文官,但实际上接管了原来高俅手下的禁军,并和林冲、岳飞、马扩等等禁军各军将领关系极好,他手下更是有火枪队,还有火炮营,这些力量几乎不可战胜,现在形势当皇帝不是拉杆旗就能行的,得有实力呢。

  赵构高兴的拉着高登的手:“今后重整河山,我绝忘不了您的功劳!”

  这两个人兴奋的交谈了良久,赵构对高登的才学,越来越有更深的了解。

  高登向赵构说:“陛下,您听我讲讲我远一点的规划,您当了官家,一定会和从前有不同之处的对吧?”

  赵构点头:“是呀!我们大宋确实需要改变,父皇和兄长,对治国之策,显然有太多错误的地方,我会一一改变的。”

  “那陛下您听听我的建议如何?”高登见赵构对改变国家形势的想法这么迫切,于是把肚子里很多的话都说出来,赵构认真听着。

  高登提到,就算在双方互相对峙的形势下,大宋这边仍然可以开发自己的矿业,因为有了火药有了先进的炼制技术,更好的火炮都不在话下,等把赋税降下去,国家实力强上来,几年内大宋一定能够征服大金。

  “好!”赵构确实比徽宗、钦宗更开窍,他都点头认可这些想法,也答应了高登,等他当了皇帝,一定照做。

  高登心里还算很欣慰。

  赵构许了愿:“那眼下形势,朕也要有劳你多操心了,朕还想让你成为当朝宰执……”

  高登拱手:“臣,遵旨。”

  数天后,在当朝国公高俅的提议下,让康王赵构直接在东京,皇宫内登上皇帝位,建立炎宋,康王即皇帝位于东京,遥上尊号曰孝慈渊圣皇帝,东京城一时之间张灯结彩,大家商量了一下,国号叫“建言”,意思是希望百官多进言,群策群力。

  但是高登随口一句话,让百官个个喝彩:

  “建言,不如叫建炎,更好,因为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抗金,我在金人南方,南属火,北属水能克之,故称建言更好。”

  于是宜筑坛行礼,受命中兴,北望二圣,寅受宝册,登坛受宝,及即帝位,改元建炎。

  高登因为抗金立了大功,又有拥立皇帝的功劳,受封成为护国大元帅,统领全国兵马。

  高登听到这个任命的时候,坚决的拒绝了,只答应当目前工部的官,并不要太大官,新皇帝赵构多次派太监和众官员劝说,高登也没答应,相反高登推荐李纲、宗泽总揽北方的防务,但也提出来,向南迁都的事,希望能够去长江边的金陵建都。

  这件事,引起了朝里巨大争议,因为主战派希望皇帝一直守在东京,而主和派希望逃到更远的地方。

  “高爱卿,你为何主张迁都金陵?”赵构因为争议太热,不得亲自询问这建都在南京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们现在的实力,挡不住残暴的金人,东京城变成一座孤城,为我们能够保存实力,希望迁都。”

  高登对这其实也是早有打算。

  对这个话题,高登由于现在声望极高,虽然很有争议,但是迁都仍然被赵构采纳了,迁都需要在金陵城新修建大量建筑,这时候这地方由于战乱有很多房子很残破了。不过,高登看中的是那儿地理位置,从这儿起,更容易打过江去,随时能够进取中原,而要建都临安,则南方的政权将没有力量北征。

  迁都的事儿定了,东京城整个开始搬迁中,数百万人口的大迁移开始了。

  对这件事,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因为金人尽管南取了应天府,但是这次战争,金人似乎没想的那么有威力,杀伤力不过如此嘛。

  其实,这是被高登制作的火炮的威力给掩盖了,实际上金人骑兵在不正面攻城的情况下,烧杀抢劫,在四外骚扰,大宋义军也好,官兵也罢,都挡不住金兵了,只是,这东京大战,让金军也爱到巨大挫折,互相退兵了而已,所有有远见的,都明白,金人不用半年,或者一年,就很可能卷土重来。

  那就不如直接先搬家了。

  尽管这样,但是高登还是有些低估了中原人,安守故土的心思,多少人都不愿意搬迁。

  但,高登由于和赵构定好了,所以他有的情况也顾不过来太多,总不能挨个劝每个人,他先一步去金陵建立新的城池。

  这时间,耽误得可不短了,整整过了一年的时间,高登在金陵的根基算是扎好了,火炮造了大约一千门,金陵的造船业蔚然兴起,因为有火炮的大船,可以把中原丰富的物资,卖向远方,大洋那边的人,多少人因为出海大赚了无数白银。

  而留守东京的宗泽李纲,他们实力也并不差,联合当地的义军,天下云集响应者异常众多,但是,由于旧制度的存在,这招募的兵,朝廷就得管他们吃喝,数十万所谓的兵的粮食空耗,就足够让李纲宗泽发愁,解决不了难题,相反,是高登无数次慷慨解私人的腰包,他掏钱替国家养兵。

  “宗泽大人您最好劝一下李纲大人,”高登对固守北方这件事,觉得这是一个两难的事,其实他有了火枪,火炮这样的武器,并把他越发的研究到极致,他有些不愿意养太多拿大刀长矛的普通兵,不守东京也是高登的想法,“我有火枪,哪儿不能去?”

  宗泽给他回信:“无论如何,东京我都要守住,不然,金人他们会攻来。”

  高登无奈苦笑:“我总算知道,为何历史和人们希望总是相差很远了,因为,很多人并不懂得真实的情况。”


  (https://www.daowx.cc/bqge206724/114194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