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山城诡记 > 第五十三章 驮尸(下)

第五十三章 驮尸(下)


  王长胜迅速打开房门,快步行到走廊上,朝楼下的大厅望去,除了几桌悠闲的饭客,并未发现举止怪异的人。

  “由他去吧,”张绍乾轻声说道,听他的语气,似乎早已察觉到了门外的偷听者。

  “你们继续聊,我在外边醒醒酒,”王长胜边说边将自己关在门外,他独自倚着走廊上的柱子,打量起大厅里的饭客。

  “张总舵,要不我们改日再聊,”老人望了一眼安晓倩继续说道:“这位应该是你的夫人吧,我看她面色有些异于常人,还是早点回去休息。”

  “我们的关系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张绍乾发现,安晓倩的面容的确比之前憔悴许多,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老大爷,水里的尸体为何没有被驮到它们该去的地方?”

  “都是过去的事了,”老人一字一顿,生怕别人听不清似的,“说来惭愧,小时候我没有用功,养鱼驮尸这门手艺只学了些皮毛,不过现在的人好像也用不着我们了。今天你们看见的尸体,是前朝驮尸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据我推测,应该是铁链卡在暗石中所致。我最担心的,就是蛊鱼和尸体被不知情的人打捞上岸,因为现在想找一位能妥善处理它们的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张绍乾原以为老人只是碰巧路过江边,但听完他的这番话后,随即产生了一个想法:老人应该掌握着更多关于尸体的线索,他出现在江边,绝非巧合。

  “那些尸体很危险吗?”安晓倩回想起死尸客店见到的死尸,拿它们与水中被鲟鱼驮着的尸体对比后,她很快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三人在两个地方见到的尸体,颜色几乎一模一样。

  老头揉了揉干涩的眼睛,“为了防腐,尸体都经过蛊毒处理过,人一旦不小心碰到它们,立即就会染上尸毒,最要命的是,尸毒传播的速度比瘟疫还要快。”

  “瘟疫?”张绍乾明显有些疑惑不解,他望过一眼桌上还未吃完的半盘红烧鱼,瞬间觉得胃中酸水涌动,“尸体一直留在江中,那它们会不会对水中的生物造成影响?”

  “这点大可不必担心,尸体只要浸在水中,蛊毒就不会扩散,当然,那些蛊毒是有解药的,只不过每个赶尸匠对自己的独特配方守口如瓶,除了本家弟子以外,宁愿带进棺材里,也不会传给外人。”

  “既然都是蛊毒,那它们自然有相似之处,你说这世上会不会存在解毒的万能药。”张绍乾放下筷子,回想起血泪石刺骨的寒气,他的双手竟然不由自主的发颤起来。

  “以前有,不过它们都随着创造蛊毒的人,一同神秘消失了,”老人感觉张绍乾似乎在明知故问,随即道:“张总舵,莫非你知道这种药物的存在?”

  “略有耳闻,”张绍乾小心翼翼打开背囊,示意老人朝里边看。在回到草鬼婆的木楼后,张绍乾偷偷藏了两颗血泪石,安晓倩对这件事情是全然不知,所以她也好奇的站起身来,走到了背囊旁边。

  “啊!”老人不由自主的惊呼一声,他瞬间像弹簧一样站了起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背囊里两颗反射着璀璨光芒的血泪石,全然忘记张绍乾和安晓倩的存在。

  过了许久,老人才依依不舍的将目光挪到张绍乾脸上,他小声问道,“张总舵,你怎么会有传说中的圣物?”

  张绍乾斩钉截铁的答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等我弄清真相以后再告诉你吧。”

  “看来张总舵还是不太相信我说的话啊,”老头失望的放下酒杯,他无奈的将布满老茧的手伸到胸前的衣缝里,摸索许久后,小心翼翼的拿出了一本破旧的笔记。

  “张总舵,我师父在世时一直潜心研究苗疆文化,这本笔记倾注着他一辈子的心血,”老人愧疚的叹息了一声,“老朽不才,现在也没弄清笔记里的事情,刚刚你给我看的东西,笔记本里也有记载。”

  张绍乾接过线装笔记本,打开后,他才明白老人并非胡言乱语,饱读诗书的他发现,笔记里多半是一些生僻的文字,甚至还有在青瓦寨见过的神秘字符。

  从苍劲有力的字体来看,老人的师父绝对是位难得的书法奇才,想到这里,张绍乾彻底打消了对老人的顾虑,他非常清楚,一般人根本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翻到第三页的时候,张绍乾瞬间觉得眼前一亮,他清楚的看到,纸上画着一颗形态逼真的宝石,用篆体书写的“血泪石”横在宝石图案的下方,格外显眼。

  “张总舵,我保证绝不会将此事告诉任何人,”老人用哀求的眼神望着张绍乾,这件事情一直像块无形的巨石,压的他寝食难安。

  张绍乾倒了两杯酒,伸手示意老人坐下说话,“蛊毒历来神秘莫测,无数学者为此耗尽心血,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归根究底,是因为手法高明的制蛊人,向来不会泄露其中的奥秘,现在留存于世的,只是一些简单易学制蛊方法,想要从其中窥探蛊的由来,根本就是白费力气。”

  老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张总舵所言极是,我师父当年虽是西南有名的赶尸人,可在炼蛊这方面,却时常见他愁眉苦脸。”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正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造出了神秘的蛊毒,你师父既然已经知道血泪石的存在,想必他和湘西一定有很深的渊源吧。”张绍乾轻轻合上颜色发黄的笔记本,他非常清楚,想要彻底解读笔记中所记载的事情,绝非三五日能够成功。

  老人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我师父的祖籍就在湘西,原本姓黄,据他所说,他在湘西还有一位同门师弟,好像住在某个寨子里的道观中。”

  “道观?”安晓倩忙追问道:“你可曾去过那处道观?”

  老人摇头道:“我师父自打来到山城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他有一位师兄的事情,是我在无意间听到的,不过据我所知,那道观的来头着实不小,因为它是前朝的皇帝建的,具体是哪位皇帝,我就不清楚了。”

  “按年月来算,你的师叔应该早已不在人世了,不过道观里的确住着一位赶尸匠,他或许就是你师叔的徒弟,人称方道长,”张绍乾更加肯定了自己之前的推测,乾隆帝来西南的次数屈指可数,青瓦寨如今的道观,应该他在湘西唯一的杰作。

  “啊!”老人大吃一惊,“难道张总舵去过湘西,去过那处道观?”

  张绍乾轻轻点头,湘西一行所见所闻,全都历历在目,他知道,这些事情,已经成为自己成长的记忆,永远也不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

  “菜来了,”王长胜边说边推开屋门,此时他感觉脚下轻飘飘的,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即便已喝的半醉,放下菜后他还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老人家,好酒量啊!”王长胜摇了摇已经见底的空酒壶,称赞的对老人竖起大拇指。

  此时正值饭点,楼下已经人满为患,楼上与几人相邻的包间陆续坐满饭客,谈笑声、划拳声、碰酒声……,透过仅有的一层木墙,全都闯入张绍乾的耳朵中,与之前恬适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时候不早了,咱们改日再聊吧!”张绍乾将笔记本递到老人面前,“请问老人家怎么称呼?”

  “我的姓是师父给的,人们都叫我黄道长,”老人作推手状,“张总舵如果有兴趣,就将它带回去吧,笔记本留在我这里,只能叫废纸,”老人狠下心来,忍痛割爱将笔记本给了张绍乾。

  黄道长非常清楚,赶尸一职如今已经行不通了,而笔记里所记载的东西,也终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世人遗忘,将它交给张绍乾,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为别的,只为将前人的智慧传递下去而已。

  “谢谢黄道长信任,”张绍乾小心翼翼将笔记本收到背囊里,“只要黄道长有需要,张府的大门会一直为你敞开。”

  几人陆续下楼,结帐后走出客店,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张绍乾他们踏上了通向家门的路。


  (https://www.daowx.cc/bqge206775/1150038.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