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三国创业日记 > 第十章 创业维艰

第十章 创业维艰


  人生在世想要有一番作为,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创业中,找人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需要花大量力气,大量时间去做的事情。

  同窗,同事,同乡是初期创业是找人的不二法门,当然这个时代还有宗族的力量。在没有现实利益纠缠的情况下,大家讲的就是感情。

  中国提倡的就是家文化,“家国同构”是这个时代底层的社会结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是靠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结构。这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在环境恶劣的生存状态下,人类会本能的相信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光人是这样, 动物也是这样。

  在人类社会中,血缘关系这种最自然,最纯真的关系,被不断放大为社会结构,凝结人们关系的纽带也就从血缘关系演化成各种“亚血缘”关系。比如,我们是同学,我们是同乡,我们是同事,天然心里上关系就更近一些。

  周义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没有血缘关系,亚血缘关系的倒是有几个,

  屯子里军户的勉强算是同宗吧。

  同窗,赵云算不算,可是童老爷子不认周义这个徒弟,如果以后用武功为恶,说不了来清理门户的就是赵云。相当于没有。

  同事,吕布算不算,不过这家伙风险太高,变数比较大。

  同乡,周义知道的倒是有几个,比如刘表,尹籍,李典都是山阳人,但是人家也不认识自己啊。等于是没有。

  不过既然是创业,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没有同窗,求学去啊,如果能拜在卢植,水镜门下还害怕没有同窗。

  没有同事,去做官啊,现在在大汉只要有钱,当官还是很容易的。汉灵帝正在大张旗鼓的卖官鬻爵。

  没有同乡,去交友啊,走的地方大了,同乡不就有了吗。

  走出去,去求学,去做官,去交友,说干就干。

  正好小五他们要去洛阳卖酒,周义就决定一块先去洛阳看看,顺便把封侯的赏赐领了。

  之前,只有周义和小五两个人的时候,周义没觉得赶路是个辛苦是,毕竟大多数时间周义是躺在马车上养伤。这次一起护送货物上路,周义才感觉到在古代赶路的艰辛。

  风餐露宿,昼夜兼行,速度如蜗牛一般,经常一天都看不到个人影。还要提防随时会出现的盗匪。

  正走在林子里,说不了就射出一支穿云箭,千万盗匪来相见。好在车队里都是军屯里的人,相当于半个军队,加上周义这个二流武将在,(练啦枪法之后武艺水平提升)倒也没出现什么擦错。

  遇到劫匪,周义都是杀散了事,赶尽杀绝的事情周义不做,再说这些盗匪大多数原本就是农民,为了活下去,只劫财不杀人。由此可见天下乱相已现,毕竟离黄巾起义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等到夏天,秋天减产,流民四起,大汉岌岌可危。

  可是周义又有什么办法那,现在只是一个空有爵位的关内侯。一个不慎,自己就有可能交代在这里,又谈什么家国理想。创业者原本就是九死一生。周义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照顾好身边的人。能避免的悲剧就避免,能改变东西就要改变。

  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一场台风,而周义这只穿越的大蝴蝶可是要准备煽动好多下翅膀的。

  这不刚刚就煽动啦一下:

  运酒的车队刚好路过一座险山,林草茂密,这种地方最容易遇到占山为王的贼匪。

  兵法有云: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pi)地;圮地则行。

  这种地势要快速通过,不要停留。

  当周义他们正走着,前面林子里传来呼喝升,还有兵器碰撞的声音。登高一看,只见一彪形大汉,跟一伙人在对峙,边上还有一辆马车,地上躺着几个下人,,有两名女子在照看。看样子是大户人家出行,遇上劫匪啦,不过又给人给救啦。

  周义决定让小五领着车队先过,自己留下来看看情况,不行也得搭把手,盗匪少说也有三五十人。周义怕壮汉吃亏。

  “典家大郎,你又坏我好事,我是要请这位小姐上山做压寨夫人的,你管什么闲事?”为首的劫匪说到。

  “哼,王老大,平日里你们占山为王,伤天害理,那是我典韦没遇到,今天我既然遇到,就要管管。”大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谁典韦,不管是不是那个典韦,周义说什么也要会会,这里可是陈留地界。

  “是啊,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既然咱兄弟遇上啦,也得管管。”周义跃马出来。

  劫匪一看又来一人,而且骑得是宝马良驹,加上这些人本来就畏惧典韦,就想撤走。

  “典老大,我今天就给你这个面子,以后你少管闲事。”

  本来还以为能打起来那,练练手那,谁知道劫匪直接跑啦,战斗力不怎么样,还当劫匪。

  “兄弟,谢啦,要不是你少不得今天的一场恶战。”大汉过来说到。

  “兄台,哪里话,我是锦上添花而已,倒是兄台一个人就威压一群盗匪,令人佩服。我们看看那边有没有事?”周义笑着答道,指了一下马车那边。此时不是叙话之时,地上还躺着几个人那。

  大家一阵忙活,好在没有人员伤亡,姑娘姓李,原本商贾之女,父亲意外身亡,就和老母亲回乡定居,不想在这遇到劫匪。原本以为在劫难逃,没想到被人所救。

  老夫人李氏专程表达谢意,周义也知道这位雄壮的青年就是典韦,不出周义所料。而此时周义少年封侯,火烧王庭,扫平匈奴的事情只是大汉高层知道,还没有在民间流传开来。大家也只当周义是一个富家子弟。

  这里离李家老宅只有一天路程,老妇人老家也是陈留已吾人,和典韦是老乡。就想让周义典韦二人,护送她们返家。典韦就是本地人,周义也没什么事情,于是就结伴去往陈留已吾李氏老家。

  当然周义还有别的动机,就是结交典韦,不过是真诚的相交下这个朋友。周义没有刘备让人纳头就拜的气质,只有一点一点的感情投资拉拢。


  (https://www.daowx.cc/bqge210587/1144140.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