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三国创业日记 > 第十五章 拜师卢植

第十五章 拜师卢植


  与曹操等人一起吃饭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这个时代大汉的仕族,已经有了魏晋遗风,聚在一起就两件事,拽文、嗑药。虽然曹操,袁绍等人还好,不嗑药,但是拽文周义也受不了。周义不通音律,不会诗词,关羽更不用说。这一顿饭下来,周义真觉得自己是化外之民,相对于仕族生活的雍容精致,周义自己的生活就显得太粗糙了。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是专业玩京剧的,一个是业余唱流行的,根本玩不到一块去。

  说是一起吃饭,其实就是一群官二代聚餐,根本没有周义什么事情,只能闷头喝闷酒。关羽还好一些,虽然也是喝酒,不过有曹操时不时的敬酒。看着曹操热切的小眼神,让周义心中大为警惕。历史上曹操和关羽就是惺惺相惜,为了关羽,曹操是又赠马又送衣,对关羽真是关爱有加,可惜关羽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刘备,不过在华容道的必死之局中放过了曹操。不过曹操就这样当着我的面挖墙脚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郁闷归郁闷,周义还得装着若无其事,继续吃酒。不过有时候不是你自甘平庸,低调为人就可以的,别人会找你麻烦。

  “我们可是听书,关内侯不但武略过人,文才也是斐然,不如我们让周兄也和诗一首怎么样。”袁术这个没脑子的,在别人的撺掇下开始把矛头之向周义。

  “就是,周兄不如就和诗一首,既然周兄能写出‘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等佳句,想来在文采方面也有非凡的造诣。周兄不如就让大家见识一下?”另为一个周义不认识的官二代附和道

  周义心说,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何必把我架在火上烤。你们玩你们的不久行了,我就静静的吃个饭,招谁惹谁了,这么针对我。不过这也不怪这群官二代,这个时候他们还在依靠家族势力在洛阳当个小官。官职最大曹操现在也只是议郎,而这群仕族的官二代是何等的高傲,不能说嫉妒周义少年封侯吧,至少认为周义是不如自己的。既然军功方面没法比,我们比文采,咱们是读书人,高雅人士,可不是你们这些行伍之人可比的。

  向看周义出丑,我偏偏不让你们得意,周义也为了断绝以后这些人拉着自己比试诗文的念头,心说不如来个狠的。五千年诗词库里打脸的诗文有的是,随便选一首吧。

  从军行

  烽火照幽并,心中自不平。

  牙漳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宴会,卒。我和你们志向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顿饭吃的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至少曹操还是个妙人。虽然关羽在回家的路上忍不对周义说,“德仁,曹兄是不是有断袖之癖?”羽哥,你怎能怀疑曹操的性取向,曹操可是有好睡人妇的嗜好。不过你两个倒是有成为好基友的可能。

  曹操你活该,这下关羽见你可是有多远就躲多远,让你挖墙脚。活该!

  咱不应该在背后说曹操的坏话,毕竟曹操在几天之后就把周义引荐到了卢中郎门下。

  卢中郎何许人也?乃当世大儒,人之望也,卢植卢子干,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与郑玄,管宁是同门师兄,公孙赞和刘备都是卢植门下。此时卢植正在洛阳编修汉书,前段时间周义倒是想来拜见卢植,苦于无人引荐。曹操的父亲曹嵩倒是和卢植是世交,曹操见到卢植得叫一声叔父。

  “德仁,你对北边战事有何看法?”见过礼之后,卢植也不啰嗦,直接考较周义对国事的看法。

  这倒令周义挺难回答的,因为这题范围太宽了,没有具体的指向性。既可以值得是某一处战事,也可以指的是整个北部的边境线。可见卢植是真的心存考较的心思,没看到曹操在边上露出自求多福的表情。

  卢植就是这个时代大汉最优秀的智者,只要是这个时代产生的思想都不会引起卢植的重视,不过周义有超越这个时代两千年的视野。

  “卢大家当面,德仁不敢造次,不过北边战事屡禁不止,草原胡虏连年扣边,看似强大,但胡虏有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胡虏无百年之运。因为草原是放牧为生,财产实行的是兄终弟及的制度,幼年的孩童时没有办法保护父辈的财产的,政治资产也是一样,单于的继承制也是兄终弟及,等到老一辈的人相继去世,年青一辈长大成人,谁当单于那?因为每一个人的父辈都当过单于,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有继承单于的资格,但是每一个人都谁也不服谁,于是胡虏就会因为内斗而自相残杀,胡虏的威胁就会迎刃而解。在此期间我们只要守住国门,跟胡虏打消耗战,等到胡人分裂的一刻,一战尽全功,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我们。”

  后世的史学观点不是盖的,卢植和曹操,关羽等人听完也不尽沉思,虽说这些观点没有现实的意义,不能指导前线具体打胜仗,但是体现了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也是挺能唬人的。尤其东汉用的就是招降匈奴人守边关的策略。不过没有人这么明显的这出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

  “藏旻将军和我说起过你,说你是持国之臣, 看来所言不虚。不过想要安邦定国只会打仗可不行,你可有研习经书?”过了一会,卢植问道。

  周义一听,这是要把自己收为门下的节奏,这个时代传经可是只有大事,只发生在师徒之见。

  “未曾有机会习得经书。”周义那学习过经书,只有老老实实回答。

  “我所治经书为《尚书》,最近要在太学开讲,你若用空可以来听讲。要让你知道书生有时候可比百夫长难当的多。”末了卢植不免打趣到。

  周义汗颜。

  卢植没有收周义为弟子,只是邀请周义去听课而已。不过周义这已经很满足了,如果真的让周义去治经,周义还不得疯了,可能卢植也看出周义志不在此,不强求周义,又觉得周义是个可造之才,顺便提携下周义。

  这纯粹是一个前辈对后辈的提携,不过咱以后也是有师门的人了,以后与天下英豪相交的时候可以自豪的说一句,师从卢中郎,至少比大耳刘备理直气壮。

  因为不是收为入室弟子,到没有什么隆重的仪式,但周义还是背了拜师之礼,几坛好酒让卢植大喜过望,卢子干也是好酒之人。真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卢植虽说让周义有空的时候去听讲,但周义那敢托大,在《尚书》读完之前,每天都和关羽去太学报道。其实到了太学才知道,卢植是临时决定在太学讲学。卢植此时在编修汉,还是比较繁忙的,却硬挤出时间来太学授课。

  不管卢植是先有讲学顺便请周义去听讲,还是想传经给周义顺便讲学。周义都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报以崇高的敬意

  关羽硬是让周义拉去旁听,想想以后关圣人不读《春秋》读《尚书》是个什么情景。


  (https://www.daowx.cc/bqge210587/1144145.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