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三国创业日记 > 第四十五章 正面刚 莫认怂

第四十五章 正面刚 莫认怂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天下最难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上了战场,双方扎下大营,面对面一决胜负。

  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至难事也。

  周义来到这个时代也没少打仗,但是真正的与敌军摆开阵势对决,严格意义上是第一次。无论是之前的突袭匈奴,火烧王庭;还是临危受命,平定黄巾,都有很多计谋的成分。是在占据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下才出征的,是做到了先胜后战的。

  可是这次不同,一对一,正面刚。

  和门相对,将合而争利,兵家难事也。

  到了这个时候,兵法基本山都是扯淡。

  兵法说什么,先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出兵,让他自己投降。

  即使非打不可,也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先预演,用五事七计来计算,赢面比较大的时候再打。

  上战场之前也要排兵布阵,应用奇正之变,使自己的军势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变幻无穷,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

  还要应用虚实之道,调动敌人在自己规定的时间,行军到自己规定的地点,我军以逸待劳,以实击虚,以石击卵,打敌人个落花流水。

  可是这怎么可能,你懂得,敌人也懂;你会的,敌人也会;你在做的,敌人也在做。无论战前怎么的排兵布阵,斗智斗勇,到最后上了战场,还是要真刀真枪刚上一场。

  就好比足球比赛,无论你射门前假动作再多,动作在华丽,晃到了多少人,如果临门一脚踢飞了,一切白搭。没有人可以靠假动作赢得比赛。

  所以太祖说过:“上了战场,兵法全忘了。”

  狭路相逢勇着胜,敢于亮剑,正面刚,莫认怂。

  辽西军要为主帅报仇,求战心切;

  辽东军初入战场,如初生牛犊;

  右北平饱受乌桓侵扰,为平边患士卒视死如归。

  三军气势如虹,斗志高涨,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白马军团首先发起冲锋,辽西骑兵紧随其后,伴随着冲锋的是漫天的箭雨。三千弩兵两轮骑射之后,冲锋的部队就会短兵相接。

  如过可以从战场上的上空俯瞰,就会看到两支大军,如冲击波一样相撞在一起,然后泯灭,泯灭,直到相容在一起互相厮杀起来。

  “真猛士也,白马义从不愧是公孙将军带出来的骑兵。”中军台上,周义看着英勇冲锋的白马义从,由衷的发出一声敬畏的感叹。

  “德仁兄过奖了,此战还要仰仗德仁兄。”公孙瓒闲不住,非要和周义一起观看战斗。这毕竟是关乎公孙瓒命运的一场战斗,周义也就随了公孙瓒的要求。并且公孙瓒毕竟是白马义从的主帅,也能提高士气。

  两轮箭雨射完之后,周义传令,弓弩部队前移到刚才骑兵所在的位置。用抛物射法攻击乌桓人的后军和中军。

  乌桓的中军中,丘力居看到大汉的弓弩如蝗虫一样从天上飞来,忍不住的直骂脏话:“什么时候汉人的弩箭可以用射这么远了。可恶的姓周的汉家小子,三番五次坏我好事。”

  心中咒骂归咒骂,也得下令让后军兵线散开,密集的冲锋阵型就是弩箭的靶子。可是中军无法移动,只得用盾牌死死的顶住。

  至于汉人的弩箭为什么射的远了,当让是周义到了辽东之后,除了改善羊毛制品的工艺之外。周义还把弓弩的制作工艺做了小小的改动,没太大的功效,就是弩箭可以在天上多飞一会。

  骑兵的冲锋优势被对冲掉之后,右北平的步兵也迅速被周义派上战场。

  乌桓人后军的冲锋阵型已经散开,冲锋的威力不如原来,步兵足矣可以应对。

  指挥右北平军队进入战场的并不是之前周义见到的陈姓将领,而是一个更为年长的都尉。

  骑兵速度降下来之后,也只是靠着个人的能力在战斗,可是右北平步兵不同。进入战场,就是以一个小队一个小队为单位的。每个士兵之间配合,更为默契,结为战阵。而小战阵汇成一个大战阵。有条不紊,进退有序。

  周义眼前一亮,没想到右北平还有如此人才,步卒还有如此战力。怪不得,战前右北平的陈校尉信誓旦旦的说,右北平士卒可以独当一军。

  “公孙将军,你可知右北平指挥战斗的是何人。”周不认识那个人,公孙瓒应该认识吧。

  “我也不知识何人,不过看他指挥战斗,张弛有度,镇定自如,应该不是无名之辈。”没想到公孙瓒也不认识。

  不知道是谁没关系,这可是大大的加强了汉军的战力。足以改变战场的格局,让战场的形式渐渐的向大汉倾斜。

  丘力居几次想把后军从新组成冲锋的战阵,可是都被周义的弩兵部队打散。如果以散兵的形式冲进战场,会被汉人步兵一个一个吃掉。

  最后丘力居狠下心来,带着多伤亡的决心,让部队强行集结。只要冲锋起来,进入战场,和敌人混战在一起弓弩就不再起作用。

  “德仁,乌桓人的后备力量可是要动了。”公孙瓒对战场的观察还是有的,乌桓后军刚有集结的苗头,公孙瓒就发现了。

  “伯奎真是好眼力,也到了一绝胜负的时候了。”说完,周义传令辽东骑兵出击。

  辽东骑兵不多,只有两千人,作为后备力量。赵云和张飞带一个千人队,颜良和文丑带一个千人队,早就跃跃欲试,按捺不住。

  赵云,张飞,颜良,文丑得令,四马当先,率领手下部队冲进战场。辽东骑兵的任务是让乌桓的骑兵减速,把乌桓人拖入战场。

  辽东四将,势不可挡,两千骑兵硬是抗住五千乌桓骑兵的冲击,圆满的完成任务。

  张飞一边杀敌还一边挑衅赵云:“云小子,上次输给你,是个意外。我们在战场上再分个胜负,看谁杀敌数量多。”

  “好,比就比,谁怕谁。”赵云应答一声,手底下没有闲着,说话间又刺死两个敌人。

  颜良和文丑相视一笑,这两个人,都是好战分子,不过咱们兄弟也不弱。

  兵力都投入了战场,战鼓擂东,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草原。战场就如一个巨大的磨盘吞噬着双方士兵的性命。

  中军台上,周义的目光越过激战的战场,落在丘力居的身上。

  “就剩下你我没有下场了,怎么样,对决一场?”

  不知是偶然还是默契,或者是丘力居感受到了周义的挑衅,竟然率领中军冲了过来。周义也毫不退缩,把指挥权交个公孙瓒,跨上万里烟云,带上周仓和亲卫迎着丘力居冲去。

  胡人都有所谓的群狼战术,关键时刻全线压上,生死在此一搏。由此可见胡人的作战风格,强悍不留余地。胜则生,败则亡,颇有背水一战的意思。

  这也是草原的风格,军队来自于一个一个的从属部落,如果战死,则相当于部落全部失去,女人和牛羊都会别的部落吞噬。即使侥幸逃的性命,回去没有实力做依靠,也是死路一条。这就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也是草原胡人战斗凶猛的原因之一。

  胜则拥有一切,败则失去一切。

  丘力居直接对上周义:“辽东太守,我们对决决定这场战争胜负如何。”没想到丘力居汉语说的还不错,直到现在周义周义对突厥语还是半生不熟。

  “你们挑起战争,想要结束就结束。战争一旦开启,就要付出代价。至于你的提议,就是我答应,身后的大汉军民也不会答应。别妄想了。”虽然周义对自己的武功也有着自信,可是汉朝的决策机制决定,周义没有办法答应丘力居。

  “杀!”

  “杀!”

  周义和丘力居同时高喝一声战在一起。

  一个是东胡第一猛士,一个是大汉最耀眼的将星。

  丘力居的路数和典韦差不多,不过要比典韦凶狠。典韦天天给周义做陪练,周义对付这类武将的经验倒是十足。

  以快打慢,不求一次分出胜负,而是要用时间耗死丘力居。

  渐渐的丘力居身上出现伤口,虽然不大也不致命,但是很多。交战几招,这个东胡第一猛士的身上就会多出一个伤口。

  丘力居是越打越心烦,不光是自己长久拿不下周义,还受了一身的伤,虽然不致命,可是影响移动。更是因为战场上乌桓人已经落入下风。等汉人形成优势兵力,乌桓人落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自己落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想到这里,丘力居干脆扔下兵器,投降,不打了。

  再打整个部族都要毁灭,投降大汉还有可能有条活路。

  周义当然乐见其成。战争已经死了太多的人了,这可都是大汉的精英,死在这里太亏了。既然丘力居无条件投降,再好不过。

  乌桓人以两万伤亡,一万被俘虏的代价为此次犯边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汉军的伤亡虽然不足两万,可是公孙瓒的骑兵只剩下一万四千人。辽东军损失倒不是太严重,可是右北平的步卒损失有三成。

  战争都是残酷的,种族的生存战争更是残酷。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https://www.daowx.cc/bqge210587/117956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