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最强功法升级系统 > 第十六章 杨师傅要走

第十六章 杨师傅要走


  第二天,约定好的员工都早早来了,凤娇做了个简短的开业仪式:

  先放了一挂鞭炮,然后她给大家讲话:“各位婶婶姑姑,姐姐妹妹,从今天起,你们就不再是个普通的农民,而是一个产业工人。”

  员工都忍不住鼓起掌来,一个个喜上眉梢。

  凤娇继续到:“想不想多挣钱呢?”

  “想!”大家异口同声。

  “可是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得靠我们的双手来创造,大家说,愿意跟着我,去努力吗?”

  “愿意!”

  “可是我们该怎么努力呢?这就要从农民和工人的区别来讲了。农民活儿累,但自由,工人的纪律要求严格,责任也大,所以,从今往后,你们每天都要按时按点来上班,也要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好!”

  “没问题!”

  接下来,凤娇讲了厂里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方式,又给大家进行了分工,她的讲话就结束了。

  第二个讲话的是,众人推选的两个职工代表,一个叫肖玉晶,她手巧嘴甜,勤快大方,是凤娇打算培养的干部人选,第二个是李红梅,她的姑父是县农行的主任,凤娇贷款时,说不定是个助力。她俩都表示:一定好好工作,让厂子红红火火的。

  仪式结束,工人进到车间,开始为期三个月的技术培训。

  第一期二十天,工资只有十块钱,第二期四十天,工资三十,第三期一个月,工资四十。

  每一期结束都要考试,通不过的,继续努力,再通不过,就被淘汰了。

  培训从做童裤开始。

  第一期二十天转眼就过去了,全部职工都通过了考试,凤娇很高兴,买了十斤肉,从家里搬来半袋面,大家一起动手,包了一顿饺子吃。

  凤娇请来的技术员杨振亚到了,是省人民服装厂退休的,老头虽然眼花了,鼻梁上架个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却比所有人都强,手快的看不清动作,缝线该直就直,该弯就弯,简直完美无缺。他一出手就降服了所有人,虽然老头要求极严,训人毫不留情,所有人都被他骂哭过,连王凤语都不例外,却没有一个人顶撞过他,也没人恨他。

  第二期培训,因为老头的标准高,延期一个月,凤娇主动给大家涨了工资。

  三个月时间,员工增加到五十人,考过第二级的有四十八个,共加工出五百套童装,九百套学生装。

  西部最大的批发市场是西安市的康复路,凤娇从县城的东风小学,找来三个俊秀的学生,让他们穿上自己厂里的衣服,跟着她在康复路转了一圈,加上她的极力推销,一星期时间,所有的童装批发一空。

  批发商尝到甜头,纷纷来进货,九百套学生装也是一抢而空,这些人挣了钱,意犹未尽,过几天就打一次电话,问有没有货可发。

  王国强以前,挺担心女儿做好的衣服卖不出去,现在看的供不应求,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他没事的时候,就到服装厂转一圈,看看能帮女儿做点什么,凤娇真忙,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王国强就辞去乡政府的工作,帮凤娇管后勤,他当了多年村长,管理这点儿人,还真是大材小用,做得十分妥帖。

  批发来的碎布眨眼就用完了,接着是其他布料,最后,剩下几捆仿呢子料,还有就是准备做幸子服的衬衫布料。凤娇算了一下账,扣去布料钱、工资、电费等开支,纯利润有一万五千三百块。

  三个月挣了一万多,平均每个月五千多,张亚梅乐得合不拢嘴,凤娇却不以为然:“等我下一批仿呢子大衣出来,一个月挣一万都是少的呢。”

  张亚梅瞪了女儿一眼:“你爸爸让你低调点儿。”

  “嘻嘻,知道啦。”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凤娇踌躇满志地再赴广州进货,这次,王国强帮着贷款两万块,她又借了一万多,加上销售款项,她带了六万上路,想到事业就要更上一层楼,凤娇的心情特别舒畅,来回的火车,也不觉得那么受罪。

  十天时间,她重新从长河市火车站走出来,迎接她的却是凤语哥。

  “娇娇,杨师傅要走了。”

  凤娇一时都懵住了:“这事儿什么时候发生的?老头走了没有?”

  “昨天,还没走。娇娇,这可怎么办?咱们厂的工人,技术水平刚刚上了个台阶,距离老头说的高级还差好多呢,他一走可麻烦了。”

  “到底怎么回事儿”凤娇问。

  “因为肖彩云她妈,杨师傅要和肖彩云她妈结婚。”

  “嗯,结就结呗。”

  “可是他儿女都反对,逼着杨师傅回源城。”

  看堂哥神情特别激动,凤娇不得不先冷静一会儿,然后才问:“杨师傅什么态度?”

  “杨师傅死也不走。”

  原来,杨振亚不到六十岁就提前退休,让儿子顶替上班。他和老伴两人,早上去公园晨练,然后到市场买菜,一起做饭,一起遛弯,日子神仙一般。大概太幸福,老天爷都嫉妒了吧,前年冬天,他老伴摔了一跤,突发脑溢血,当天就离世而去。

  安葬了老伴,杨振亚特别悲伤,人一下子就消沉下来,疾病不断,凤娇托人去他们厂寻技术员,老同事就劝他出来转转,靠山屯太荒僻,那些师傅都不愿来,杨振亚觉得农村好山好水,对自己身体有好处,这才点头答应的。

  凤娇也没少为杨振亚吃饭问题头疼,他是从南方调到源城的,吃饭非常清淡,靠山屯的人口味重,尤其喜欢吃辣,让杨振亚很不习惯。

  虽然凤娇专门给他一个人开小灶,但还是没法满足他的胃口,杨振亚不好意思说,便常常在宿舍,亲自动手。

  服装厂有个叫肖彩云的职工,看到这一幕,就给凤娇说,让杨振亚去她家吃,因为她妈和杨振亚说话口音有点像,可能是一个地方长大的。

  凤娇就让肖彩云给杨振亚送了两次饭,老头都很满意,于是凤娇每月给肖彩云妈妈三十块钱,让杨振亚去她家吃饭。

  肖彩云爸爸去世有五年了,她妈才五十二岁,人显年轻,也性子温婉讨喜,杨振亚和她相处十分开心,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了眼。

  杨振亚给城里的儿女去信,说了他再婚的心思,没想到,地雷就这样被引爆了。

  “凤语哥,杨师傅的儿女,有没说为何反对?”

  “儿子说,他爸对不起他妈,女儿说肖三婶看上她爸的钱了,是个骗子。唉,要我说,还是城里人看不起咱农村人。”凤语道。


  (https://www.daowx.cc/bqge244085/1269345.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