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我的丹田有龙珠 > 第二十八章,天命

第二十八章,天命


  八月的天,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艳阳满天,不多时候便又阴雨绵绵。雨线被抽成了丝,飘飘洒洒的随风而飘,乘风而落,沾湿了片片铜瓦,红墙,翠绿了风景,清澈了大地。一滴一滴的水珠顺着将要变黄的叶子滑落下来,一弯浅浅的水洼,被水滴激起秋波,漾来漾去。在山上,下雨时分,一般伴随着淡淡的雾气,绕在林间便向入了梦般的朦胧。

  这林间的雾气渐渐转淡,隐约间露出一团黑影,伴着绵绵细雨迂挪在这山间小路。黑影慢慢变大,待到近了才看清楚,原来是十几个行人跨在马上,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牵着缰绳催促马儿前行。马蹄踩踏过一弯又一弯的浅浅的水洼,踏碎了水洼中的一片翠绿。行在最前面的,便是韶空大师出关那晚,金光大盛之时,行进在隐秘山林间的那个被称作掌门的中年男子。他虽然带着斗笠,披着蓑衣,但是细密的雨水,依旧湿透了他的祥龙白袍,水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而下,轻轻滴落在胸前的那金色龙腾图案上,砸开来去。他一手牵着缰绳,另一只手抚摸着爱马的鬃毛,沾了一手的晶莹露水,随手甩了两甩,便将手收回到缰绳上。他一骑先行,领在前方,右后方紧紧跟着一骑人马,马儿露出疲态,像是刚刚赶了百十里路般,马鼻中喷着白气,融入这淡淡雾气中。马上跨着一白衣青年,颇为俊朗,即便在这令人烦闷的阴雨天,脸上也是挂着笑容,只不过,这笑容中带着丝丝皎洁,眉眼中隐隐透出邪异,这人便是公孙明。而那领先之人不用猜,便知是公孙明的父亲,点苍派掌门——公孙尚!

  公孙明离开“小刀密坛”,一骑白驹行了近百里路,终于于昨夜三更时分赶上了众人,一同赶往少林寺。公孙明抹了一把脸颊的雨水,抬头望了望头上的阴云,叹了口气,道:“真是晦气,这时候下雨,弄得我身上湿漉漉的,难受死了!”旁边的一骑,马上之人,便是那晚为公孙尚起卦的杨先生。这杨先生将羽扇往怀里紧了紧,笑着对公孙明说:“少主,这雨其实大有讲头,呵呵”公孙明对着杨先生颇为尊敬,于是恭敬问道:“杨先生,这雨有什么讲头呢?还望杨先生赐教。”连走在前面的公孙尚也歪过头来笑道:“是啊,杨先生快说说吧。”那杨先生在马上微一躬身,谦道:“少主严重了既然掌门和少主都想听上一听这雨的禅意,那杨某就说上他那么一段吧。”接着,那杨先生抬眼看着落雨丝丝,思索片刻,说道:“曾经有一位禅师写了两句话要弟子们参究,那两句话是‘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弟子们得到这个话题便议论了起来,第一个说:‘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却不淋雨,那是因为他穿了雨衣。’

  第二个说:‘那是一个局部的阵雨,有时候连马背上都是一边淋雨,另一边是乾的,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不淋雨,却是乾的,那有什么稀奇。’

  第三个弟子得意的说:‘你们都说错了,明明是绵绵细雨嘛,怎可说是局部阵雨,那是一定有一个人走在屋檐底下。’

  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好像都有理,都没有个完。”说着,杨先生神秘一笑向公孙尚父子问道:“杨某且请掌门和少主猜上一猜,到底哪个弟子说的才是对的。”

  公孙尚听完拂须豪迈一笑,对公孙明问道:“明儿,你先来评评这三个弟子的对错。”公孙明知道公孙尚有意考验一下自己,便迎风一抖衣袖,抖出几颗水珠,再将手搭在下巴仔细想了想。马儿一颠一颠的晃动着公孙明的思路,顷刻间,公孙明一拍巴掌叫道:“这三个弟子都说错了!”接着对那杨先生问道:“杨先生,你说我评的对也不对?”那杨先生呵呵一笑,捋着胡须道:“少主英明,评得很对正所谓”还没等那杨先生说完,公孙尚便打断道:“杨先生且慢,本座还要再考考他。”说着,将目光定格在公孙明的身上,问道:“明儿,那爹再问你,他们错在哪里?”公孙明再仔细的想了片刻,说道:“这‘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其实应该解作绵绵阴雨两人一起行走在路上,为什么不只淋一个人呢?而那三个弟子只是片面的理解这句话,杨先生,你说对不对?”那杨先生捋着胡子,点头道:“少主关然悟性颇高这则故事的最后确是那禅师看时机已到,就对大家揭开谜底道:‘你们都执着于不淋一人的话题,且也执着得过份厉害,那当然争论不休。由于争论,所以距离真理越来越远。其实啊,所谓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人都在淋雨吗?’当谜底揭开,众弟子才恍然大悟所以,要谈禅,不要从问的方面回答,要从不问的方面去体会。禅门语录数千卷,看起来都是问答式的教学。其实,有时间的并不要回答,回答的也不是要问的。问答有争论,自悟无争论,问答不是猜谜语,在回答之外,还有这个‘也’吗?”

  听完杨先生的解释,公孙明嘿嘿一笑,对公孙尚道:“怎么样,爹?对孩儿的回答还算满意吧?”公孙尚嘴角含笑,说道:“倒有些长进其实人生也如这禅语般,该顺应天命,从天道理解人生”公孙明若有所思的沉默,那杨先生却说道:“掌门其实杨某还有另一番体悟”公孙尚将手一挥,示意道:“杨先生快请说。”那杨先生抚了抚坐下之马,缓缓说道:“问题呢有表象的一面也有深入的一面,并且从其中能看得到什么,那就看个人了,善人能看见善,恶者看到的只能是更加的可恶。心中有所悟,眼中就有所见。如果一定要说悟性,恐怕只能是体会越发的丰富,悟性也越能高深。‘绵绵细雨两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淋又如何不淋又如何,不过是身体发服而已,内心之只处又岂能是一场雨所能淋湿的。”说罢,淡淡叹了口气。公孙尚体味着杨先生的话语,眼中露出思索神情,喃喃道:“淋又如何?不淋又如何?不过是身体发服而已,内心之只处又岂能是一场雨所能淋湿的成又如何?败又如何?不过是顺天者娼,逆天者亡,心之所向,便如这雨水般无孔不入,你自以为天衣无缝,其实不过也是自我安慰罢了杨先生,你是不是这个意思?”那杨先生却沉默了,公孙尚也不再问,只是自己静静的任马儿载着自己颠簸在这山间,心中却渐渐陷入杨先生的话语镜中。整片山林都静了,只留雨水滴落的轻轻鸣响,划开这淡淡的雾水。

  公孙尚眼望前方,细雨挂着丝儿,打着转儿,飘落面前,隐约划过脸颊。公孙尚燕尔闭上眼睛,喃喃道:“天命真的不可违抗吗?”淡淡的思路,跟随着淡淡的绵雨,化作一叶扁舟,前行在记忆的河流。

  三十年前,当公孙尚还是个刚刚从点苍派出师,踏入江湖这块儿不凡之地的时候,他是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少年。他为人正直不阿,凭着手中的长剑与精妙绝伦的《落松剑法》行侠仗义,口碑了得,当时江湖便传“南天一剑,点苍公孙”,可见当时的公孙尚确有威名。

  公孙尚受师门之命,在江湖上历练三年,三年之内不能回点苍派。于是他便在江湖到处闯荡,一日,他来到一处叫做龙眠谷的地方。天色蔚蓝,偶尔飘过几片白云,也淡的很。于周围的绿树青山相映衬,倒是不可多得的美景。公孙尚享受着花香鸟语,心境颇是自在。公孙尚再往里行了几里地,只见遍地奇花,红黄铺满了这方天地,幽幽清香充斥着每一丝空气,隐隐传来泉水之声。公孙尚随着声音前行百多步,便见一坛碧水自东向西缓缓流淌。要知道这世上大多河流一般都是自西向东流,而这潭碧水却逆向而行,实在是让公孙尚匪夷所思。公孙尚上前捧起这碧水喝了一口,竟微微透甜。猛的往脸上抹了一把,只觉这碧水清凉可人,抹在脸上说不出的清爽宜人。公孙尚再抹两把,便起身欲要再向前行。这时便见这潭碧水的上游有为道士打扮,样子有三十多岁的青年人竟也在那汲水而饮。公孙尚少年心性,喜交朋友,也没有什么顾虑,便走到那人面前,说道:“前辈,这水甜的很啊。”那人抬头看了看公孙尚,回以一笑,慢慢站起身来笑道:“呵呵,对啊,这龙涎泉水可是这龙眠谷的一处胜境,泉水逆流,却香甜无比,传说这龙涎泉乃是条神龙所化,呵呵”公孙尚想不到这人竟这么健谈,当下便于这人攀谈起来。这道士打扮的青年人叫做玄隐,玄妙之玄,隐世之隐,通晓天文地理,琴棋书画,乃是一奇人。这玄隐的居所便在这龙眠谷深处,两人谈了许久,这玄隐便邀公孙尚去他的居所盘缠片刻。公孙尚于是乎便于这玄隐一同来到玄隐的居所。

  两人顺着碧水逆流而上,不多时便来到一处青砖房舍,占地百尺,种满各种各样的花草,屋前立一石桌,桌旁三两石凳,桌上摆一副残局,黑子白子犹如满天繁星散落棋盘之上。再往里走,一副醒目的对联现于眼前,“龙眠于谷中,吾忘于江湖”,短短十个字便如铁笔银划,苍劲有力,行字洒脱自然,暗合自然之道。公孙尚从这副对联中好似看到了一个人提剑向自己攻来,剑招精妙绝伦,落剑处精准难测,剑剑致命,哪里防得住。公孙尚心口便如中了好几剑,痛的好似要流出鲜血来,不禁豆大的汗水顺着额头滑落。公孙尚捂住心口强让自己不去看那副对联,玄隐看到公孙尚痛苦的样子,在他“期门穴”上拂过,暗将一股真气打入。公孙尚得玄隐之助,所有幻象迅速从眼前消失,心口的疼痛也弱了许多。玄隐呵呵一笑,道:“小兄弟,这是我所立的‘剑意幻阵’,用来驱赶野兽之用,你功力尚浅,不可执着于这副对联上。”公孙尚听玄隐这么一说,便心惊道:“先生,这‘剑意幻阵’真是了得,刚才我仿佛看见一人向我猛攻,他所用剑法飘逸精妙,每一剑都让我防不胜防”公孙尚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那玄隐淡淡一笑,说道:“雕虫小技而已,只不过是幻术,碰到高手便如空设。来来来,小兄弟,我来带你参观一下我的‘龙眠居’,呵呵。”说着,便拉着公孙尚进到屋里。

  这屋内摆设倒也讲究,装饰古朴但韵味十足,每一幅画,每一张字,都摆挂的恰到好处,极合风水之道。屋子的中央摆一圆盘,大小可容一人坐在上面,圆盘周围上刻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以及星斗之位。公孙尚仔细观察这圆盘,却看不出个究竟来,便向玄隐问道:“先生,不知这是何物。”那玄隐呵呵一笑,自豪道:“此乃我参天的工具,话作‘天透轮转仪’”公孙尚奇道:“‘天透轮转仪’?这是何物?”玄隐神秘道:“我用这事物,便可知你过去未来”公孙尚一听,不可思议道:“怎么可能?先生你不要开玩笑了,世上哪有这种事物?不可能的”那玄隐似乎有些不悦,眉头皱了皱,说道:“怎么没有?我的这‘天透轮转仪’便能做到!不信的话,咱们就试上一试!”说着将公孙尚拉到这圆盘之上坐好,公孙尚心下也是好奇,想要看看这天地间是够真有这么一事物,可知过去未来,于是也就老老实实的坐于圆盘之上。玄隐待到公孙尚坐好,便通过机括开始转动这圆盘。圆盘四周便一圈儿又一圈儿的转动起来,玄隐双目紧闭,口中微念梵语,嘤嘤嗡嗡,不绝于耳。公孙尚坐于圆盘中央,不随圆盘转动,这时只听一阵雷鸣,公孙尚便见屋外天空阴沉下来,片刻便没了日光,只剩电闪雷鸣。公孙尚暗暗心惊,却见玄隐头上布满汗水,细细密密。只见玄隐大喝一声“定”,双目猛地睁开,圆盘竟突然不再转动,硬硬的停了下来。

  公孙尚这档子还愣在那里,外面的天色已渐渐亮了起来。玄隐轻轻呼了口气,示意公孙尚下来,待到公孙尚一跃而下,便仔细研究开那“天透轮转仪”了。公孙尚还在为刚才的电闪雷鸣而心惊,这时便站在玄隐身旁,静静地看着。差不多过了一炷香的时辰,便听玄隐说道:“我看到了”公孙尚心想这玄隐真能看到自己的过去未来?当下便向玄隐问道:“先生,你看到什么了?”玄隐眉目间略有一丝迟疑,对公孙尚说道:“小兄弟,你自小生于乱世,父母因战而死,八岁时拜入点苍派门下,十七岁便出师,到江湖历练一番,我说的对也不对?”公孙尚这下惊得可是非同小可,这玄隐竟真的看到他的过去,整个脑子都木了,只是不停的点着头。片刻后,才想起来要问玄隐他将来的命运。玄隐却将眉头拧在一起,欲言又止,最后终于说道:“小兄弟所谓‘天命难违’,一切皆随天,你要看开一点儿”公孙尚感觉不对,便追问道:“先生,怎么说?”玄隐叹了口气,负手道:“你乃‘天乱之命’将来会受千夫所指,万民之唾而且而且你会死于你以为将要成功的时候”公孙尚彻底蒙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想要向玄隐问道细节,玄隐仿佛看透他心中所想,于是便道:“天命所定,违抗不得小兄弟,我言尽于此”说着便出了门,只留公孙尚呆立当场。

  风继续吹着,送走了旭日的温存,将公孙尚的思路带回这阴雨绵绵的山间,公孙尚理了理坐下白马的鬃毛,喃喃道:“天命天命”


  (https://www.daowx.cc/bqge250103/1282188.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