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重生之庶女悠然 > 第026章

第026章


  菲利普已经在海德堡住了3个月。一天早晨,教授夫人对他说有一位名叫海沃德的

  英国人要来这儿住。当天晚上吃饭时,他见到一张陌生的面孔。一连好几天,全家都沉

  浸在激动的气氛中。首先,天晓得是靠什么花招,是靠低三下四的恳求呢,或者凭未明

  说的威胁,和特克拉小组定婚的英国年轻人的双亲邀请她去英国看望他们。她动身时,

  带上一些水彩画,以显示自己的多才多艺。同时,还带了一大札书信以证明这位年轻人

  已经做出了多少有损于自己的名誉的事。一星期以后,赫德威格小姐满面春风地宣布:

  她所深爱的骑兵中尉和他的父母快到海德堡来了。中尉的双亲一方面被儿子死乞白赖的

  纠缠弄得精疲力竭,一方面为赫德威格父亲提出的嫁妆所心动。于是,同意途经海德堡

  时前来和这位姑娘认识。会面的结果令人满意。在市立公园里,赫德威格小姐得意洋洋

  地让教授家所有的人都和她的情人见面。挨近教授夫人端坐首席的沉默的老太太们都心

  绪不宁。当赫德威格小姐说要立即回家举行正式定婚仪式时,教授夫人不惜破费请大家

  喝酒,以示祝贺。厄宁教授自夸会调配这种清淡的饮料。晚饭后,一大碗莱茵白葡萄酒

  掺苏打水,上面漂着香草和野草荡,郑重其事地摆在客厅的圆桌上。安娜小姐取笑菲利

  普,说他这下要与情人告别了。他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无限伤感。赫德威格小姐唱了

  好几首歌,安娜小姐演奏《婚礼进行曲》,教授唱《莱茵河畔的卫士》。在欢乐的气氛

  中,菲利普对这位新来的中尉不十分留意。晚饭时,他们面对面坐着。可是菲利普只顾

  和赫德威格小姐谈话,而那位陌生人不懂德语,只好一言不发闷头吃饭。菲利普看到他

  系一条淡蓝色的领带,立即产生反感。他26岁,长得眉清目秀,经常漫不经心地抬手抚

  弄波纹状的长发。一双蓝色的大眼睛,不过是很淡的蓝色眼睛,看起来已显得很疲乏的

  样子。他的脸刮得很光。尽管薄嘴唇,但嘴形长得很美。安娜小姐对相面术很感兴趣。

  后来,她要菲利普注意观察他颅骨的形状如何好看,脸的下部如何差劲。她说,他的头

  是思想家的脑袋,可是下颚却缺乏个性。命中注定要当一辈子老处女的安娜小姐高颧骨,

  鼻子又大又难看,很注重个性。他们正议论他时,他这么地站在一旁,以愉快而有点目

  空一切的神情观看这闹哄哄的聚会。他身材修长,摆出一副优雅斯文的样子。美国学生

  中有一个叫威克斯的看到他独自一人,便走过去同他攀谈,这两人形成了奇怪的对照:

  美国人穿戴整洁,黑外套、椒盐色的裤子,长得又瘦又干瘪,举止中多少带有牧师的热

  忱;而那位英国人身穿宽松的花呢服,四肢发达,动作迟钝。

  菲利普直到第二天才和新来的房客谈上话。午饭前他们发现只有他俩在客厅的阳台

  上。海沃德跟他攀谈。

  “你是英国人吧?”“是啊。”“这儿的伙食老是像昨天晚上那么糟吗?”“差不

  多就是这样。”“糟透了,是吧?”“糟透了。”菲利普根本没有发现伙食有什么不好。

  其实他胃口好,吃得津津有味,饭量很大。可是他又不让人家看出自己是个好坏不分的

  人,别人认为伙食恶劣,自己却视为佳肴。

  特克拉小姐去了英国,妹妹安娜就得操持更多的家务,再抽不出时间经常出来作长

  时间的散步了。那位金黄色的头发梳成长辫子、小脸蛋有点狮子鼻的卡西利小姐近来有

  些厌恶社交。赫德威格小姐已经走了,经常陪他们散步的美国人威克斯也到德国南部旅

  行了。菲利普很孤寂。海沃德有心结识他;可是,菲利普有个不幸的怪癖,或许由于腼

  腆,或许由于某种穴居祖先的返祖遗传,他对初次结识的人,总是心生厌恶。只有跟他

  们混熟了,才能消除最初的印像。这使他令人难以接近。他羞怯地接受海沃德的亲近。

  一天海沃德邀他出去散步。他只好答应,因为想不出一个得体的托辞。他照常表示歉意,

  同时,对自己不禁又满脸飞红感到恼火。他企图一笑置之以掩饰这种尴尬的局面。

  “恐怕我不能走得快。”“天啊,我散步又不是要打赌谁走得快。我倒喜欢溜达溜

  达,你还记得佩特①在《马留》一章里谈到悠闲的散步是交谈最好的助兴剂吗?”菲利

  普善于倾听他人谈话,虽然他也常想说些佳言妙语,可是,往往说话的机会已错过了,

  也难得想出一两句。海沃德很健谈:任何一个比菲利普更老练的人都会看出海沃德喜欢

  倾听自己说话。他那目空一切的傲慢态度给菲利普留下很深的印象。菲利普不禁怀着敬

  畏的心情称赞这样的人:他蔑视许多菲利普视为近乎神圣的东西;他对运动不盲目崇拜,

  把热心于各种形式运动的人斥为以奖品为唯一目的的运动员。菲利普没有意识到,他这

  只不过是以一种迷信代替另一种迷信罢了。

  ①佩特():英国散文家、小说家和评论家。

  他们信步登上了城堡,坐在台阶上,俯瞰整座城市,城市坐落在风景宜人的内卡河

  流域。从烟囱冒出来的袅袅青烟,弥漫在古城上空,化作一层淡蓝色的雾气。高耸的屋

  顶和教堂的塔尖给城市一种惬意的中世纪的风味。

  海沃德谈到《理查-弗浮莱尔》和《包法利夫人》,谈到魏伦①、但丁和马修-阿

  诺德②,当时,菲茨杰拉德③翻译的奥玛开阳④诗集还只有特权集团知晓,海沃德能背

  给菲利普听。他很喜欢背诵自己的或别人的诗歌,他以单调的节奏背诵,到他们回家时,

  菲利普对海沃德的猜疑已经变为热情的颂扬了。

  ①魏伦():法国诗人。

  ②阿诺德(),英国诗人及批评家。

  ③菲茨杰拉德():英国诗人、翻译家。

  ④奥玛开阳():波斯诗人及天文学家。

  他们每天下午经常一起散步。不久,菲利普了解了海沃德的某些身世。他是个乡村

  法官的儿子。父亲不久前去世。他继承了一笔每年300镑的遗产。他在查特豪斯公学学

  业成绩太优异了,以至他上剑桥时,“三一学院”的院长特意向他表示欢迎。海沃德准

  备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跻身于最出类拔萃的知识界人士中:他热情地诵读勃朗宁

  的诗,却对丁尼生的诗嗤之以鼻。他知道雪莱和哈丽特的不幸姻缘的全部细节。他涉猎

  艺术史(他房间的墙壁上挂满了华茨①等人的画作的复制品)。他写出了具有悲观主义

  格调的诗。朋友们奔走相告,说他很有天赋,才气横溢。当他们预示他将来要取得的卓

  越成就时,他听得很入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成了文学艺术方面的权威。他受红衣

  主教纽曼的《辩护》的影响;罗马天主教教义的生动逼真迎合了他敏锐的美感,只是害

  怕父亲的盛怒,他才没有改变宗教信仰(他父亲是个朴实、直率而又思想偏狭的人,平

  时喜欢读麦考利②的作品)。当他只得了一个学士学位时,朋友们都惊讶不已。可是他

  耸耸肩膀,巧妙地暗示他不愿意受主考人的愚弄。他力求令人觉得,第一流的学生多少

  总有些庸俗。他饶有风趣地描述了一次口试:一位围着令人讨厌的衣领的人向他提问逻

  辑学问题。这次口试确实冗长乏味。忽然,他发现主考人穿着一双紧口靴,怪模怪样的,

  很可笑。因此,他思想开小差,想起了金斯教堂哥特式建筑的美来。确实,他在剑桥还

  是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的宴请比他所认识的任何人都丰盛豪华;在他房间里的高

  谈阔论迄今还记忆犹新。他给菲利普引用了如下精辟的警句:

  ①华茨():英国画家、雕塑家;伯恩-琼斯():英国画

  家;博蒂西里():意大利画家。

  ②麦考利():英国历史学家、作家。

  “他们告诉我,赫拉克利特①,他们告诉我,你已经死了。”

  ①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哲学家。

  现在,当他提起主考人及他的靴子的那段栩栩如生的考场轶事时,便哈哈大笑起来。

  “当然,这是件蠢事,”他说,“确实,那是一件有着微妙之处的蠢事啊。”

  菲利普心里一阵激动,认为这太了不起了。

  后来,海沃德到伦敦去学法律。他在克莱门特法学协会的宿舍里租了几间漂亮的房

  间,都是镶有嵌板墙壁的。他设法把它们布置得像“三一学院”里他过去住过的房间一

  样。他多少有些政治抱负,自称是辉格党人。他被推荐加入一个自由党的俱乐部,但这

  个俱乐部的绅士气息很浓。他想开业当律师(他选择了大法官法庭,因为它比较不那么

  残忍)。一旦为他而作的各种许诺实现了,他就当一名某个合意的选区的议员。同时,

  他经常上歌剧院,并结识少数几个志趣相投的风流人物。他加入一个座右铭是“全、佳、

  美”的聚餐俱乐部。他和一位比他年长几岁的夫人建立了柏拉图式友谊。她住在肯辛顿

  广场。他几乎每天下午同她在昏暗的烛光下品茶、谈论乔治-梅瑞狄斯和沃尔特-佩特。

  任何傻瓜都可以通过律师会的考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海沃德只是疲疲沓沓地

  应付学业。期末考试他考不及格,却把这看作是主考人有意与自己过意不去,就在这时,

  肯辛顿广场的夫人告诉他说,她丈夫马上要从印度回来休假,丈夫是个思想平庸之辈,

  尽管各方面无可指责,但见到一个年轻人频频来访,恐怕会产生误解。海沃德觉得生活

  充满着丑恶。一想到他还得再次面对着玩世不恭的主考人,便打心眼里感到厌恶。他发

  现,干脆把脚边的球一脚踢掉,这倒是个绝妙的办法。他负债累累。每年靠300镑在伦

  敦要过绅士般的生活是很困难的。他心中向往着约翰-拉斯金①描绘得神乎其神的威尼

  斯和佛罗伦萨。他觉得自己不适合于律师这种庸俗、繁忙的事务,因为他发现,在门上

  挂起自己的名字来接受诉讼案件是远远不够的;况且,现代政治似乎也缺乏高尚情操。

  他觉得自己是位诗人。他退掉克莱门特法学协会宿舍的房间,到意大利去。他在佛罗伦

  萨和罗马分别度过了一个冬天。现在,他又来到德国,在国外度过第二个夏天,以便可

  以阅读歌德的原著。

  ①拉斯金():英国作家、美术评论家、社会改革家。

  海沃德有种极为宝贵的天赋:他对文学有真切的感受力,能够滔滔不绝地表露自己

  的激情,他能够与作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看到作家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并能中肯地加

  以评论。菲利普读过很多书,可是他能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毫不加以鉴别。现在,

  遇到了这么一位能指导他的欣赏力的良师益友,实在太好了。他向市里的小公共图书馆

  借书,开始阅读海沃德提到的那些奇妙的书。他阅读时并非一直是种享受,但他锲而不

  舍,持之以恒地读下去。他渴望自己能有所长进,觉得自己太无知,太渺小了。到八月

  底威克斯从德国南部回来时,菲利普已全然置于海沃德的影响之下了。海沃德不喜欢威

  克斯,他哀叹这位美国人的黑外套和椒盐色的裤子,一谈起他那新英格兰的良心,海沃

  德总是轻蔑地耸耸肩膀。海沃德辱骂有意同他友好亲善的威克斯,菲利普幸灾乐祸地听

  着;但是,当威克斯对海沃德说出几句不太中听的话时,菲利普却大动肝火。

  “你的新朋友看起来像个诗人,”威克斯说,焦虑而刻薄的嘴角上挂着一缕淡淡的

  笑容。

  “他本来就是个诗人。”

  “他这样告诉你的吗?要是在美国,我们会管他叫大饭桶。”

  “可是我们又不在美国。”菲利普冷冷地说。

  “他多大啦?25岁?可是他除了待在公寓写诗外,什么事也不干。”

  “你不了解他。”菲利普生气地说。

  “不,我了解他!像他这样的人我见过了147个了。”

  威克斯的眼睛闪闪发亮。但菲利普不懂这是美国人的幽默,噘着嘴,板着面孔。在

  菲利普看来,威克斯像是个中年人。但事实上,他不超过30岁。他身材修长,像个学者

  似的,有点驼背;脑袋长得又大又丑,头发清淡稀疏,皮肤呈土褐色,薄薄的嘴唇,细

  长的鼻子,额骨突出,样子显得粗野。他的态度冷淡、刻板,既无生气,也无激情;但

  他有一种奇怪的轻浮的气质,这使那些一本正经的人很为难,而威克斯出于本能,自然

  与这些人混在一起。他在海德堡学神学,但在这儿的其他本国神学生对他却持怀疑态度。

  他的异端思想使他们望而生畏。他那异想天开的幽默激起了他们的非难。

  “你怎么能认识147像他这样的人呢?”菲利普一本正经地问。

  “我在巴黎的拉丁区见过他;我在柏林和慕尼黑的寄宿公寓里见到过他。他住在佩

  鲁贾和阿西西①的小旅馆里。在佛罗伦萨他这样的人成打地站在包提柴里②的画前,他

  这样的人占满了罗马西斯廷教堂的席位。在意大利,他喝的葡萄酒多了一点;在德国,

  他喝的啤酒毫无节制。凡是正确的东西,不论是什么,他一概赞美。不久的将来,他打

  算写一部巨著。想一想吧,有147部巨著蕴藏在147位伟人胸中。可悲的是,这147部巨

  著一部也写不出来。然而世界照样在前进。”

  ①佩鲁贾和阿西西皆为意大利城市。

  ②包提柴里():意大利画家。

  威克斯说得很认真,可是长篇大论结束时,他那双灰色的眼睛闪烁着。菲利普脸红

  了,他明白这位美国人在取笑他。

  “你胡说八道!”菲利普生气地说。


  (https://www.daowx.cc/bqge251673/1501310.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