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我能升级地球 > 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们 2

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们 2


  北宋英宗病危的时候,精神错乱,显然难以出面正式册立太子。宰相韩琦就赶到皇帝病榻前,劝英宗早日确认接班人,避免政局出现动荡。宋英宗微微点头,在韩琦准备的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下“立大王为皇太子”。韩琦又指出宋英宗写得过于含糊,依然容易引发权争。宋英宗就在后面补充了“颍王顼”三个字。韩琦立即起草好诏书,拿到宋英宗面前,宋英宗已经几乎丧失了言语能力,挣扎着在诏书上签名。废力费力签名完,宋英宗泫然下泪,韩琦等大臣也相对流泪。不满一个月后,宋英宗就死了,赵顼平稳继位。如果再晚点确立太子,可能就会引起血腥政变了。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皇太子制度是陌生的政治制度。

  皇太子制度是带有明显汉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北方的游牧民族崇尚的是力量,主要以能力和功绩为标准确定领袖,对血缘看得并不那么重。当他们入主中原后,虽然仿效了皇太子制度,但并没有学透。比如元朝定都大都后,采纳了一系列汉族政治制度。忽必烈立孙子铁穆耳为皇储的时候,却授给他“皇太子宝”。元朝还残存着“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皇帝也往往册立自己的弟弟为“皇太子”。这在汉族制度中是荒唐的事。蒙古人简单地将皇太子等同于继承人,被人们当作了元朝的蒙古贵族没有好好学习汉族政治制度的证据。

  皇帝无家事

  我们知道,嫡长子在皇太子竞争中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真正做成皇帝的嫡长子却很少。

  宋朝18个皇帝中只有3人是嫡长子即位。明朝的16个皇帝中也仅有5人是嫡出。清朝皇帝则没有一个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皇帝牢固掌握着决定继承人选的最终权力,可以根据个人的好恶而干扰破坏嫡长制的实行。世袭制度说到底还是一种人治的政治。掌握主动的一定是皇帝,一切权力都由皇帝而出,一切享受都是皇帝赏赐的。套用句时髦的话,就是“朕给你的,你才能要;朕没给的,你不能要”。举个例子: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太子是郭皇后生的嫡长子刘强。但刘秀不喜欢郭皇后,而喜爱阴丽华。太子刘强最终只好识相地让位与阴丽华的儿子刘庄。

  恰恰因为皇帝身上的绝对权力,导致皇帝无时无刻生活在政治之中,根本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可言。皇帝很任意的一句话,都可能被泄露出去,被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结果来。晚年的孙权在已经有太子孙和的情况下,封皇四子孙霸为鲁王。当时其他皇子都没有封王,孙霸的地位一下子突出出来。而且孙权对他宠爱赏赐和其他待遇,都和太子孙和没有差别。这可能是孙权无意的表现,对孙霸的亲情宣泄,却被许多大臣解读为孙权喜欢孙霸,有废孙和改立孙霸的意思。孙霸也洋洋自得,开始拉帮结派。孙权一时的疏忽,结果导致了延续多年的“二宫构争”,国无宁日。

  皇太子的废与立,本质上来说是皇帝的家事。皇帝没有家事,一言一行都要考虑政治影响。皇太子的废与立,本质上来说是皇帝的家事。但皇帝在考虑皇太子问题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到政治影响,及时接收反馈:

  1、储嗣之争是亡国之道,要尽量避免众子争位。

  皇子们争夺太子地位,可能危及到皇帝的整体事业,危害皇室的血肉亲情。宋朝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这么评价因为皇太子权力纷争而导致的家庭悲剧:“三代以前,人君寿考有过百年者,自汉、晋、唐、三国,南北下至五季,凡百三十六君,唯汉武帝、吴大帝,唐高祖至七十一,玄宗七十八,梁武帝八十三。自余至五六十者亦鲜。即此五君而论之,梁武帝侯景之祸,幽辱告终,旋以亡国。玄宗身致大乱,播迁失意,饮恨而没。享祚久长,翻以为害,因已不足言。汉武末年,巫蛊事起自皇太子、公主,皆不得其死,悲伤悉沮,群臣上寿,拒不举觞,以天下付之八岁儿。吴大帝废太子和,杀爱子鲁王霸。唐高祖以秦王之故,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已而禅位,其方寸为如何?然则五君虽有崇高之位,享耄耋之寿,竟何益哉!”汉武帝刘彻和康熙皇帝玄烨,都是一代圣君,功勋显赫,但晚年都因为没有处理好与皇太子的关系问题,导致内讧,没有十全十美地走完政治道路。汉武帝刘彻残杀了太子刘据和孙子后,又返回反悔了,在刘据遇害的湖县修建了思子宫,在宫殿中修建了归来望思之台。他希望通过这些宏伟的建筑能够挽回儿子的生命,弥补自己的过错。早知今日,当初为什么不三思而后行,在襁褓中扼杀内讧呢?

  2、皇帝要注意考察皇太子,不能册立以后放任不管。

  同样是一代圣君的唐太宗李世民立李承乾为太子,但幼子李泰不满,怀有夺位之志。兄弟二人各自拉起朋党,四处伸手,相明争暗斗。李世民对这些情况既不重视,也缺乏了解。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勾结大臣侯君集等人企图杀害李泰,将权争力的脓疤捅破了。唐太宗李世民这才下令严查真相,最后废李承乾为庶人,流徙黔州。0李承乾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李世民“重立轻教”造成的。李承乾从小聪明伶俐,在李世民让他监国期间,表现出色,赢得了朝臣的一片赞誉。结果,李世民对李承乾的言行不加约束,对其缺点没有丝毫察觉,酿成大患。

  宋孝宗赵眘的太子赵惇待人不卑不亢,对待父皇赵眘和太上皇赵构非常孝顺。赵眘开始对赵惇很放心。实际上,赵惇年近四旬,还是太子,内心的权力欲让他对父皇非常不满。太上皇赵构可以退位,让赵眘当皇帝,为什么赵眘就不能退位让赵惇继位呢?其实,平此时的赵惇已经须发皆白,却从来不用药剂染黑须发,就是要通过白发来时刻提醒父皇赵眘:“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一次,祖母、赵构的吴皇后不解地问孙子赵惇:“那么多人送你黑发药,你为什么不用呢?”赵惇轻描淡写地说:“孙儿以为白须白发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可以向天下显示我的老成。”赵眘对赵惇感受的护士忽视,导致了父子俩的亲情很淡薄。为日后母子父子俩两人的反目埋下了伏笔。

  3、不能过早册立皇太子。

  所谓“抢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被立为太子后,也就成为了所有竞争对手攻击的对象。太子册立得越早,承受的明枪暗箭就越多。如果皇帝真的是出于爱护这位皇子的考虑,那么反而要注意保护他,不要过早地让他暴露在攻击火力之下。

  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康熙皇帝册立为太子。康熙很喜欢胤礽,甚至溺爱到了相当荒谬的程度。比如,康熙皇帝任命胤礽的奶母之夫凌普为内务府主管,不是凌普的资历才干,而仅仅是为了便利胤礽取用皇宫特供物资。胤礽过早成为太子,一方面成为了其它所有政治派别造谣中伤和攻击的靶子,另一方面越做太子越没有新鲜感,就越想再往上进一步。胤礽党羽也日益增多,急迫张狂。而康熙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看起来短期内不会“归天”。这就使胤礽急迫的接班欲望和康熙稳重敏感的政治做派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4、皇帝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性格脾气类似的儿子做太子,这样做对吗?

  奕詝与奕䜣两个人的能力高低,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但道光就是选择了能力不济的奕詝,而不选择能力出众的奕䜣。因为奕詝虽然长相丑点,学识和武功差点,对政治现实了解少点,但仁爱孝顺。更重要的是,奕詝这个孩子忠厚老实,守规矩,恶变革。道光从奕詝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许多皇帝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热衷选择“类己之人”。哪个人选和自己的思路一致,会继续奉行自己的方针政策,我就挑选那个人继承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但是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性格是否就和国家的宏观发展“对路”呢?在个人喜好和国家发展需要之间,皇帝是否需要权衡,需要做出某种牺牲呢?

  清朝末期的历史就向我们证明,奕䜣比奕詝更适合近代化的局势,更适合做皇帝。

  皇帝拥有决定太子的最终权力。这既是皇帝的权杖,也是一棵荆棘。他需要运用这个绝对权力在挑选一位对事业、对家族发展有利的接班人,不能轻视或者滥用它。

  二把手政治

  对于皇太子们来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皇太子和父皇们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权力产生了矛盾。

  皇太子虽然不是真正的皇帝,但在皇帝的生前也掌握了部分权力。同时,朝廷为皇太子配备的人员,皇太子自身结交的人员和主动钻营、依附的其他人往往让太子形成自己的小团体。他们的父皇们很容易在心理上,在权力操作上感觉到权威受到来自皇太子势力的威胁。父子间的猜忌和防范就此产生了。千万不要小看了因为权力转移产生了心理作用。皇帝们的心理不同于常人。加强集权是皇帝毕生奋斗的目标,一旦出现哪怕是最细微的权力威胁,他们都会敏感地把握住。

  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会像唐睿宗李旦一样,意识到儿子李隆起势力壮大的时候,愿意主动退位。因此,皇太子们称成为皇太子以后,反而要更加小心地“伺候”皇帝。

  1、时刻要有忧患意识,低调做人。

  如果我们把皇太子比作政界的“二把手”,那么皇太子政治就是二把手应该懂得和执行的政治。“二把手看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限风光在顶峰,其实风险很大,很容易翻船。二把手既要全力辅佐一把手,又要不揽功、不诿过,不能功高盖主;既要在下属面前树立必要的威望,又要防止树大招风,成为众矢之的。”在权力的生物链中,皇太子注定是重要而又易受攻击的一环。“因此,在官场中,二把手奉行的是这样一种‘副手之道’,即到位而不越位,到位而不空位,到位而不无为。一句话,踏踏实实做事,夹起尾巴做人。”

  2、皇帝是皇太子权力的来源,一切要紧跟皇帝的思路。

  昭明太子萧统是个能力出众、道德高尚的好太子。但在父皇梁武帝看来,萧统这个孩子的思路有问题,不太适应南北朝乱世的发展。而萧统犯了一大错误。那就是他为了兴趣也好,为了避祸也好,过多地沉溺于文章和编辑工作之中。他忘记了,儒家的道德要求也好,臣子们的认同与赞誉也好,这些虽然是影响太子能够顺利继位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本人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太子的人,提高素质博取名声固然重要,但最要紧的还是与皇帝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不仅是个人能力上的一致,更是性格秉性和执政思路的一致。萧统虽然表面上做得尽善尽美,盛名在外,但并没有与父亲萧衍保持真正的、深度的一致。

  3、要适当地表现自己,挖掘自身资源,巩固太子地位。

  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是稳若泰山的。皇太子群体更加也要居安思危,发挥一切优势,挖掘一起资源,巩固地位。

  三国时期,曹丕即位后很久都不立太子。儿子曹睿跟随曹丕出猎,遇到子母鹿。曹丕射杀了母鹿,命令曹睿射杀小鹿。结果曹睿不从,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说着曹睿流涕哭泣。曹丕由此想到被赐死的甄氏,内疚起来,下定了立曹睿为太子的决心。曹睿能够将日常遇到的事情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表现了自己,又勾起了父皇对自己的愧疚之心,可谓一举两得。

  古代历史上还有许多皇帝隔代相传的故事。皇帝爷爷看中了皇孙,为了让钟爱的皇孙将来能够继承皇位而册立该名皇孙的父亲为皇太子。据说曹睿能被立为太子,多少就和曹操的隔代相传有关。曹睿小时和,曹操经常让他跟在左右。曹操每次宴会时,曹睿与侍中近臣并列坐于军营帷幄中。曹操公开说:“我要让你作我的三世继承人。”这种情景就好象康熙之于乾隆。雍正的曹丕处境就与曹丕类似就好象雍正。雍正能够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康熙属意于他的儿子乾隆,想通过传位雍正来确立乾隆的帝位。类似的还有弱智太子司马衷。据说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乖巧聪慧,深得晋武帝司马炎的喜欢。司马炎一度想将皇位传给司马遹,因此没有废掉弱智儿子的太子之位。所以,历史上的皇子们很注意发挥子女在父皇心目中的作用。子孙欢聚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景,往往异化成皇子们暗中搏杀的“角斗场”。

  4、关键时刻,留在皇帝身边很重要。

  雍正皇帝即位充满疑云。不管雍正有没有耍手段,也不管他耍了什么手段,起码雍正皇帝在康熙临死前就在北京。而他的主要对手胤禵却幻想着通过建功立业,威震天下,实现太子梦想,关键时刻人却远在青海。这给了雍正从容应对、充分布局的时间;胤禵则连最基本的过招的机会都丧失了。

  相同的例子还有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扶苏贤明而为秦始皇器重,是朝野上下公认的继承人。但对于父亲焚书坑儒和其他残暴的做法,扶苏有不同看法。他劝谏始皇帝说:“天下初定,人心尚未稳定,父皇以重法严惩,儿臣恐怕天下不安。”晚年的秦始皇,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去批评。他对扶苏的诤言很生气,干脆发落扶苏去陕北上郡,落个眼不见心不烦。扶苏就去抗击匈奴的前线当监军去了。而他的弟弟胡亥则和赵高、李斯等人乘随驾在秦始皇身边的机会,假传圣旨,要了扶苏的命。结果,胡亥当了秦二世,早早断送了秦王朝的命。

  胤禵的外调和扶苏的外放,都对各自的皇位继承问题乃至帝国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等待接班的日子是难熬的,也是危险的。皇太子要考虑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消除危险,保障现有地位。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维持与皇帝的良好关系。

  历史永远可以为今人提供借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上面的皇帝替换成领导者,皇太子替换成接班人,众多的皇子就是被领导者。历史上众多皇太子事件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依然可以给今人多重借鉴。


  (https://www.daowx.cc/bqge253297/1607395.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