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34


看着李曦将自己的目光投注到了远处蒙恬的方向,  嬴政似是随口问了问,“你又有什么主意了?”

        听到这句,李曦不禁弯了弯那双好看的桃花眼,  道:“有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道理,  用在李牧身上也是一样的。”

        听她提起李牧,  嬴政冷哼一声,幽幽道:“人家可是说了,绝不事秦。”

        李曦道:“李牧事秦与否,  和他能否对秦起到一些贡献作用,这并不相悖啊。”

        听到这一声,狭长的丹凤眼微微侧目过来,  感受到嬴政在望着自己,  李曦继续道:“虽然李牧的确是说过了,他不事秦,  可是,  ”说到这里,  容貌漂亮的少女微微顿了下,面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道:“身为兵家的前辈,  有后辈想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让他指点一二,  他这般的人杰总不至于藏私回拒吧?”

        既然李牧他说了拒绝给秦国打工,那么他们就不从国家层面上出发,  只谈诸子百家,  藉由同出一家的名头,  让明天去吸取一波李牧多年以来的战场经验。

        让他稍微指点一下后辈这总不算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吧?何况来了秦国以后,李牧的日子过得的确是很舒服,要不是他是武将出身,现在早就已经被养的白白胖胖了。

        所以李曦觉得李牧应当不会拒绝这件事。

        而听到李曦这一句,就算是嬴政也有些忍不住的想要说上一句,“不愧是你。”

        不过他到底还是克制住了。

        随后见嬴政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李曦不由得又道,“阿政你要是觉得没什么问题的话,那我稍后就去拜访蒙骜老将军。”

        虽然说是打算从李牧身上薅一波对敌经验的羊毛,但李曦终归也没有忘记蒙恬是名将世家,蒙氏家族的出身。

        一般来讲,凡是世家出身者,皆傲气不低,眼光又高的很。而她虽然是打算带蒙恬去蹭经验包,名为请教,但是实际上也是会和李牧有个半师之谊了。

        古人的“老师”不像后世那样就是一个单纯的职业,而是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真正的拜师那就是等等给自己认了一个没有血缘的爹。而蒙恬的情况虽然说不上是这么严重,但是这种事情不管再怎么说她也应该去知会一声身为蒙恬长辈的蒙骜老爷子,算是基本的礼貌。

        不过虽说世家大多倨傲,但是文臣和武将之间又有所不同,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正因为蒙家世代为将,所以她想要拉着蒙恬去薅李牧的羊毛反而是比较容易说通蒙骜老爷子那边,因为凡武将者,最重的是战绩,大家一切凭实力说话。

        尤其是这里还是秦国,施行军功爵制度的秦国,大家也就更能接受这一点。

        她想,李牧以前是在边境镇守常年对匈奴,而日后蒙恬同样也是要搞匈奴的,这样算下来专业刚好对口。

        而看着李曦已经将一切都给想好了,嬴政也就没拦着,全由她往下去折腾。

        -

        李曦说做也就真的做,从王宫出来以后便直接转头去了蒙府,去拜会据说脾气火爆,快言快语,一般人不太受得了的蒙骜老将军,心中已经做好了可能说话间会无意间就被老爷子的心直口快给噎到的准备,然后——

        “王上专门指定要的李牧?他不错!破了匈奴十万铁骑,有出息!”

        “蒙恬的确是该学学怎么打匈奴,以后也破个境外十万,不,二十万匈奴铁骑!让那些个玩意儿听了名字就害怕。”

        “既如此,今后我家的那个傻小子就交给神女了,您千万别客气,随便使唤他,小年轻就是得经历点风浪才能成长!”

        在和老爷子聊了一段时间以后,李曦发现其实老爷子还……意外的比她想象中的要好说话的多。特别直爽,直接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并且直接爽朗的表示就这么把蒙恬卖给她,让她随便霍霍了。

        能打出战绩来就承认对方,可能这就是武将的耿直之处吧?她想。

        毕竟如果这件事换成一个书香世家,李曦试想一下,自己跑到对方家中和大家长说,要带着你们家出去的小辈去和一个贫困出身的名士学习……这不被人打出来都算好的了。

        随后李曦微笑道:“蒙恬乃大秦明日之将才,随意使唤这我可不敢当。不过请老将军放心,至少,李曦绝不会把一个好苗子带歪……嗯?”

        感受到一旁的草丛之中似乎有什么窸窸窣窣抖动了一下,有些微微被这动静吸引了心神,于是那双漂亮的桃花眼不禁侧目过去,“刚刚那是……”

        听到李曦的这一声,蒙骜道:“应当是我那不成器的小孙子刚刚在草丛之中玩耍,还请神女不要介意他的无礼。”

        听到蒙骜这么说,李曦不由得反问一声,“是蒙毅?”

        听到她这一句,蒙骜点点头,随后老爷子叹气一声,道:“我们家世代武将,却万不曾想这一代偏生生了一个不喜欢刀戟的。”

        这可实在是让蒙骜的心中替家中最小的这孩子发愁——不能上战场,以后这孩子拿什么养活自己啊?就算他还有个亲哥可以帮持自己,但他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自己不能够建功立业,这算个什么事儿?

        看着老爷子这一副被愁到的模样,李曦不由得道:“老将军何故烦恼呢?那孩子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听到这句,蒙骜道:“神女可别安慰我这老头子了。”

        “这怎么能是安慰呢?”她看着蒙骜,道:“我可是认真的。”

        听到李曦这一句,蒙骜倒是愣住了,有些不确定的说着,“神女此言当真?”

        李曦点点头,道:“自是当真。”

        在历史上,秦有名的文臣所记载的并不多,但蒙毅却正是其中一个。

        蒙恬蒙毅,蒙氏兄弟,一文一武 深受始皇器重。

        兄长蒙恬执掌三十万大军,胞弟蒙毅可与始皇同出同入。可谓是真正的风光无量。

        -

        而另一边,从李曦与蒙骜这边跑走的小蒙毅则是去了蒙府的门口。等着自家哥哥回来。

        蒙恬回府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左顾右盼,眼巴巴的在门口张望,似乎是在等着什么的弟弟。

        而这个时间好似除了他自己之外,也不会有什么其他人会让蒙毅等待,于是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大步走过去,啊啊蹲在门口的小孩直接抱起高举。

        蒙毅先是很开心的和哥哥玩了一个举高高。

        然后小孩像是想起来什么东西,赶忙让蒙恬把他放下来,小脸上带着焦急之色道:“哥,不好了,你被祖父给卖了!”

        蒙恬:?

        弟弟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话,听的蒙恬不禁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随后就见小孩睁着那双大大的黝黑圆眼,道:“刚才家里面来了一个很漂亮的姐姐,祖父说以后让你给那位姐姐当仆从使唤。”说着,小孩看一下兄长目光之中不仅充满了怜悯,道:“哥你真的是太可怜了。”

        蒙毅曾经在不知哪来的一本杂书上见过一句话,漂亮的女孩子都特别凶残,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哥哥以后肯定要完蛋了。

        而正当小孩在这里和哥哥打着小报告的时候,忽然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女子轻笑,“小弟弟,背后说人坏话可不是什么好的行径哦。”

        声音正是他之前听到的李曦的声音。

        于是小男孩不禁很有求生欲的,顿时躲到哥哥的身后,把自己小小的身影给掩盖起来。

        看着蒙毅那快速的步伐,李曦心中不由得感叹一声,就算是对刀枪剑棒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但终归还是武将世家出身的孩子,瞧瞧这身法,这反应,多快啊。

        见到李曦,蒙恬这时候才大致懂得了刚刚弟弟同自己那叽里呱啦说的一串他被祖父卖给了一位姑娘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说他是被扔到了李曦的手上,那么一切的事情就都显得理所当然了。

        他朝着李曦微微晗首,唤了声,“神女。”

        李曦朝他笑笑,道:“从明天起,蒙恬小哥你就要跟我走了。”

        随后那双漂亮的丹凤眼望向躲在蒙恬身后,但是又露出一双眼睛侧着头偷偷看自己的小男孩,微微躬身,故意吓唬小孩道:“下次就让老将军把你也卖了。”

        听的蒙毅顿时间赶忙摇头,小孩的脑袋都快摇成波浪鼓,随后欺负完小孩,李曦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站直,同蒙恬说了一声明天她在家中等她后便离开蒙府门前,朝着家中走去。

        -

        嬴政给赵王的那封信件,因为此事涉及到未来可能会是自己的重要打工人的荀子,而且他又和自己看中的两位臣子都沾亲带故,所以从秦国这边出发送达过去倒也算是快马加鞭,不日便到了身处邯郸的赵王手上。

        而忽然之间收到了嬴政这么一条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命令一样的东西,赵王自然是又被气的够呛,瞬间就被勾起了不久之前的秦国之行的所有不愉快回忆,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就开始破口大骂秦国无耻,嬴政不要脸,义愤填膺的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听那黄毛小儿的指挥——荀子死不死的,关他什么事啊?李斯和韩非那么两个被他教出来的,在秦国当大官的徒弟都不急呢他为什么要上赶着救荀子!

        然后,他就被还算是有着那么一点靠谱的大臣们给劝出了这一危险的摆烂想法。

        因为荀子这么大一个名士死在他们这,赵国还真的挡不住天下口诛笔伐。

        还算是有着清醒脑子的朝臣苦口婆心,大洋咱们不能因为在秦国丢了一次脸就开始摆烂啊,这天底下又不是所有人都和秦国那群老无赖一样流氓臭不要脸,咱们赵国和那蛮夷起家的老秦人不一样,还是讲求礼义的体面人的啊。

        关键是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宜摆烂,如果但凡是换上一个其他的事情也就罢了,但是荀子的地位在天下读书人的眼中真的不一般,这小老头是名士中的名士,他要是就这么死在赵国了,回头秦国稍微给他们稍微再宣传一下子——知道荀况荀子先生是怎么死的吗?

        因为他们那些赵国人薄凉寡恩,明知道荀子被霸占了山头的山贼给掳走,都不愿意出兵相救,不肯出兵也就算了,毕竟赵国兵力虚弱,比较拉,可是。赵王竟然狠心到连钱都不愿意出,顺手搭救一下荀子,硬生生的让人好生生的一介名士,就这么死在了一伙贼人的手中,还是活生生的挖煤给累死的啊!

        到那个时候赵国就彻底不用要脸了,而若是真的到了那个地步,这天下间又哪里还会有有才能的人愿意来赵国呢?

        可别忘了荀子可是实打实的赵人出身,赵国就连自己本国出身的名士都不愿意救就这么让人直接去死,何况是其他外国者?到赵国游历完全保证不了自身的安全,而且还是就算是被官方知道了自己遭遇苦难也不给你试一把援手,这直接的就会被天底下的读书人给拉进黑名单。

        而在这件事情的全过程之中,赵国也完全不能够去指责秦国的不是——你说你秦国都已经知道这么一个事儿了,为什么你们就不能够直接去救人呢?人家专程的告诉你这样的一件事情,那还不是因为在尊重你赵国,不插手你赵国的“内务”,这要是剿匪的事情都得让别国来发兵处理,你们照顾还不如直接的对人家称臣,去做附属国呢。

        至于李斯和韩非这两个荀子的弟子会不会被人戳脊梁骨?他俩就是再丢脸再让人骂死,那也丢脸不过赵国啊。

        甚至如果是有人敢拿这件事情来嘲讽李思和韩非,那么秦国那边大可以每一次都直接把赵国给拖出来鞭尸再鞭尸。

        反正在这件事情之中,李斯和韩非就算人品有所受损,可是在秦国地位并不会有所改变——他们老秦人所做过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难道还少了吗?但是赵国的名声受损,被天底下的读书人给拉进黑名单,再也不过来那可是实打实的大损失。

        所以在这件事情之中,现在嬴政既然已经通知到了赵王这边,那么赵王就绝对不能够袖手旁观,要不然的话,赵国就等着被天下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吧。

        于是毫无意外的,赵王被自己的朝臣给说服了,暂时的放弃了摆烂的弃疗。

        但是在他救了荀子之后,对方有还是要去秦国,就算荀子是去看自己徒弟,他也还是好气啊!尤其是那俩徒弟还是在秦国当大官的!

        故此赵王不禁又一次在朝堂之上对嬴政骂骂咧咧起来,不仅他自己要骂而且还要拉着朝臣们与他一起骂,而在这些人之中,不必说最“赏光”的自然就是他最宠爱的郭开,特别有眼色的一箩筐接着一箩筐的说着秦国和秦王的坏话,把赵王给说的心满意足,又赏赐了他不少好东西。

        于是郭开也同样的心满意足,赵国这边世界和平的结局成功达成。

        -

        自嬴政给赵王写信的半个月以后,早早就说了要来秦国的荀子,终于顺利的抵达秦国。

        而到达秦国以后,荀子自然毫无意外的是住在弟子这里——师父师父,师就是父,听过谁家的爹来看儿子,结果不能跟儿子住在一起,反而是要额外另寻住处的?这事拿出去能被骂死好吗?

        所以继从栎阳回来的李曦外加刘季与萧何两个小拖油瓶后,韩非的府邸之中再添新住户。

        不过荀子是一个脾气还算和善的老者,最起码的对李曦是比较和善——毕竟老人家也不是头一回见到这个小姑娘,当初看到的时候李曦还是个小不点呢,所以面对李曦时老人家有着一种小孩子的滤镜,也自然而然的对她带着一种慈爱。

        这样的区别对待,一度的将被他严格要求的两个亲徒弟给看得非常麻木。

        而在荀子待自己非常好的前提条件下,李曦就不免又想着搞事。

        如今之前被她走嬴政的关系直接给送到军营之中,随军一起出征的刘季早就回来,不久之前又借着她去给蒙恬蹭李牧的经验包一事一并的带到李牧府上跟着蹭课,学习兵法——对天底下绝大多数的以武将为目标的人来讲,想要领兵打仗,兵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毕竟那种天生自带着作战灵敏度,便是丝毫不学兵法,到了战场之上也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武将天才实在是少有。反正刘季肯定不是这个类型。

        但虽然是被扔去和蒙恬一起蹭李牧的课程,但这并不代表刘季的文化课就要落下。

        恰恰相反,他现在是白天和蒙恬一起接受着李牧的毒打,晚上和下班回家的萧何一起继续学习理科,整个人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咸鱼被迫崛起——谁让在非战时情况之下,像他这种打仗实力了一点功,当了个小官的都是可以“解甲”回家,换句话说也就是刘季他很闲,所以自然是要趁着这空闲的机会来学习,同时也是找补他的不足之处。

        只不过虽然说是体能训练和理科方面都在尽可能的完善学习,但是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有一个给落下的项目,也就是古代当官的人们基本上都要学的基础文学。

        刘季和萧何,两人都是楚国的农户出身。所以在基础文化课上最开始就有所缺陷,而当初李曦也是特意从自家亲哥那里借来了当初他所使用的早期学习资料的书简。暂且的给他俩补一补缺失的文化知识。

        不过他俩的基础文化课程也就是到这里之后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之后又是一直在学习其他方面,故此在古人必备的文学文化课上,他俩是一直都没学什么。

        所以到现在荀子来到秦国,李曦忽然之间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要不然就让刘季和萧何去蹭一蹭荀子的课程,跟着学识渊博的老人家学习一点什么,以荀子的知识储备量,随随便便教授他俩一些自己的擅长方面,都足矣使两个小孩受益匪浅。

        当然,这只是最表面的一个原因。而往一个有些缺德而又玄学一点的理由上来靠,那就是——荀子这人身上有着奇特的buff!身为儒家出身的他,教出来的出名的弟子所点亮的技能点那都是不能说是和儒家思想符合,只能说是毫不相干。

        李斯与韩非这俩技能点完全点到法家上面,和儒家完全就是背道而驰的自然不必说,而除了他俩之外,荀子有一个在后世比较出名的徒弟,或者说有一个编撰的作品在后世比较出名的徒弟。

        没错,另外的一个徒弟搞的东西依然是和儒家扯不上半点关系,而且直接是从儒家修习的文科转理科了,他和人一起编纂、校正的那本书也不是别的东西,正是《九章算术》,就是那个数学专著书。

        所以李曦是在想着,指不定她把刘季和萧何两人给扔到荀子那里,或许转头荀子就给她教出了一个未来兵家代表人物刘季和……大化学家萧何?

        当然,这样的话,她肯定是不敢直接的就明目张胆的对荀子说的——小老头现在每天对两个弟子挑挑拣拣,嫌嫌弃弃原因,还不是因为他们两个都直接“叛出”儒家的师门,去“自立”法家的门户了。

        有着李斯和韩非两个前车之鉴在那里挡着,李曦自然是不会去做刷负倒扣荀子好感度的事情。

        她只管把人给荀子送过去,至于之后徒弟想要转职到哪家的事,那关她什么事嘛?

        而某种程度上来讲,刘季和萧何也算是她的“试验品”——来测试一下荀子身上的这个“出名徒弟必然转职buff”准确率与否,如果确定可行的话,以后她再发现什么好苗子,可就都要给荀子送过来,跟着荀子学儒的过程之中确定好自己的转职方向。而等到以后建立学校的话,或许还可以专程开设一个看着像是会有天赋的孩子们的小班,而班导就是荀子。

        至于好生生的带的徒弟,一个两个的全都“长歪了”这种事情?

        有事荀子可以骂胡乱转职的徒弟,她可是无辜的。

        或者有必要的话,她也不是不能够和荀子一起骂徒弟啦。

        她在心中如是的想着。

        ……哦,补充一句,只要被骂的那个倒霉徒弟不是她亲哥。

        -

        荀子是真的因为当年见到小姑娘特别乖巧,孩子彼时又是心(是)如(个)稚(傻)子(子),所以对小姑娘有一种特别厚的慈爱加怜爱滤镜。

        故此,在李曦前来拜托他能不能够教导一下刘季与萧何的时候,荀子没什么犹豫的就直接同意了,收下了刘季与萧何两个小徒弟,班长人给震惊的瞳孔地震。

        然后自此再度深陷文学地狱。

        刘季这条小咸鱼直接就给自己戴上痛苦面具,幽怨的看着小伙伴萧何,悲愤道:“为什么你学的东西就比我少?”

        萧何冷静道:“那大抵是因为……我没有一颗想投军的心?”

        刘季,卒。

        而时间就在刘季与萧何两人的繁忙与痛苦的不间断学习之中度过,转眼时间便步入八月的下旬。

        接近秋收季,因着还记得之前李曦曾经与自己讲过的蝗灾一事,所以嬴政在月初的时候,便向各地下达命令,秦国各郡各城要做好抢收的准备,以免在蝗灾发生以后,一年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而一个国家,若是百姓穷苦,那么王势必也不会富裕的起来。

        而在嬴政下令让秦国各地注意农事的时候,李曦同时也是给栎阳城中的栎阳令写了封信,是让他将那些个在天下列国行商的或贩纸,或售琉璃的商人们准备收网回国——因为李曦心中也捏不准出现在始皇本纪中的那句寥寥三个字的“天下疫”这里的天下所指的范畴究竟是涵盖了哪里,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天下肯定说的不单单是秦国,如若不然的话史记之中也不会记载“天下”二字,而是直接该写作为“秦国疫”,或者写为这种本身就带有国家范围指向性的“民疫”。

        而古代之中的疫病往往大多都是具有着急剧性的传染性,所以还是尽早的将那些外面经营着纸张和琉璃的商人唤回秦国。

        即便李曦实际上也不能够确定这天下疫中的“疫”所指代的究竟是什么病,因为史料之中也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既然这是天下范围的情况,终归将自己人全都喊回家,到时候方便一起控制隔离,然后再寻求解救之法。

        而就在嬴政将这一命令颁布下去的不久之后,咸阳城里迎来了一批不请自来的衣着举止极为奇怪的“特殊的客人”。

        李曦在见到这些人的时候,委实心中是惊讶了一番。因为这些落在百姓们眼中衣着举止奇怪的人在她的眼中倒并不算是太过陌生。

        头顶剃度,身披袈裟,每个人随身携带着舍利子,看着这些在深夜之中,他们那晶莹剔透的脑门仿佛会发光的疑似是来自印度的和尚们,李曦的心中是真的有些发懵。

        因为在她的记忆之中,佛教传入进来应当是在两汉的时期,而绝不是嬴政还未统一天下的战国末期。

        不过很快的她就知道为什么佛教是两汉时期才传进来的了,因为嬴政在听说了咸阳来了一伙传教,而且好像还妄图在咸阳建立寺庙,供奉他们的不知道什么的“释迦牟尼”让人对其顶礼膜拜之后,就直接冷笑一声,让蒙恬带人去把这些在他眼中看来,不过全都是一群神棍,还说着一口鸟语,正常的人话都不会说几句的家伙全都抓了起来,打入大牢,关进小黑屋。罪名,妖言惑众。宣传妖教,蛊惑人心。

        之后又在李曦的“与其在地牢里关着,白白的让他们吃白饭,不如直接把他们送去边境修补长城干活还能发挥点最后的价值,或者送到郑国渠那边也不错”提议之下,觉得李曦说的真有道理,就这么白白的养着他们,自己的确是亏了的嬴政把这伙儿前来秦国传教的和尚们全都送去当了劳役。

        每日只准吃一顿饭,每日只准睡三个时辰,其余时间必须劳作,进行劳改。

        ——不是说你们那个什么神会护佑你们吗?那他要看看所谓神是否真的会降临。

        如此的一波操作,又一次的让所有人认识到嬴政的心狠——他想让人死,是真的不直接杀人,而是缓折磨死。

        时至九月中旬,蝗虫大军如约而至,黑压压的一片遮天蔽日,所略过之处,连杂草都不曾放过。

        不过由于早做准备的缘故,所以这对于秦国倒是并未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大家的生活一切如常。

        直至十月下旬,秦国境内开始陆续出现高烧,发热,头疼,心跳加速不止,急剧跳动的百姓,但到这个时候为止,李曦也无法确定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因为在她的记忆之中有太多的病状,在发病初期都是这般的前奏。

        所以在起初的时候,也只能够迅速的让人将这些偶感不适的百姓们汇聚在一起,统一的将他们送进之前就已经建立好的专门收容病人的“防疫所”。

        几天以后,这些被送至“防疫所”,断断续续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的百姓的脸上或者身上开始出现红疹,而有一部分人则是出现的红斑。

        其中这些人之中,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则是在身体相对好一些的人身上出现疹子的时候,已经开始起了脓包,直到这个时候李曦的心中则是已经开始有了一个对于这场疫病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传染病的猜测。

        ——天花。

        在历史上被称为人类种族大屠杀的天花。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李曦几乎是立刻就去让嬴政调集全秦国上下所有的母牛。

        又召集了饲养母牛,曾经因为挤奶而所出现过丘疹的百姓。

        以及唤过来了栎阳城中的诸多玩家们,在这种动辄接近病人可能随时就会被感染上的情况之下,永远不会真正的死亡的玩家们,就是来进行防疫的最好人员。一旦他们有谁意外感染上了天花,那么也就是直接自我了断,然后再原地复活的事情。

        而在这些被她召至而来的玩家们之中,尤为被李曦所看重的自然是不久之前她进行的六测新增入游戏中的三千多名玩家之中故意有让系统暗搓搓的弄进来不少医学专业的学生或是已经在医院任职的医生的玩家,预备着进行取牛痘。

        于是,,最近几天论坛中的画风全都变成这样子——

        【救命,虽然我是学医的,但是我是真的不知道如何从牛的身上提取牛痘呜呜】

        【好的,懂了,从牛的乳/房上搞】

        【操,救命,没有想万万没有想到,有生之年我竟然还会有得天花的一天。】

        【得天花算什么啊?我才是真的没有想到,我,铁血纯娘们,直的,这辈子竟然还有猥亵另一个雌性生物的乳/房一天,但是女神她在期待的看着我,猫猫落泪】

        【今天得天花死了吗?死了,但是又活了。】

        【住口不许再秀了!不想得天花的请把你们的号给我,让我来替你们承受这个痛苦!】

        到现代时代,由于天花已经灭绝的缘故,所以牛痘对于大家来说其实也是只熟悉名字,而对于实际却是陌生的。

        于是这些玩家们在查得了牛痘该要如何搞出来之后,内心真的是崩溃的——他们不干净了呜呜呜噫。

        而就在秦国这边忙得如火如荼,从母牛的身上提取牛痘以牛痘来治疗天花的时候。其余几国也并不好过,“天下疫”的范围当真就是“天下”,基本上涵盖了除去燕国之外的其余山东五国,只不过区别就是疫病范围的大小。

        而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魏国,虽然相对于韩王和赵王两位君王而言,魏王的智商好像并不在最底层,位居山东六国的垫底位置。

        只不过他坐上王位的时间相对于其他几位王来说,终究还是短了一点,小年轻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当初又是在老魏王活活咳血而死的时候赶鸭子上架当了这个王,而后才刚登基,就被狠狠的搞了一波他那一点都不行的心态,差点是健全的来秦国,结果却被气出一身病的回了魏国。

        再加上不久之前还有着蝗灾一事。

        所以在又再发生这样的突如其来横空出世的疫病事情之后,小年轻的反射弧难免长了一点,但是所谓时间不等人,而疫病传染更加不等,何况这次的病情还是极为霸道的天花,所以赵王稍稍的反射弧慢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哦豁!怎么一下子事态变得这么严重了?

        到这个时候为王自然是赶紧让人去聚集病人统一隔离,然而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他反射弧太慢,天花扩散的速度又太快,而身为大王的魏王不发话,官员们也不敢擅自有所行动,所以等到他意识过来,事情严重性的那时起,魏国的百姓已经是人心惶惶。

        到这个时候再想统一的把人都聚集起来,只会让百姓们惊恐,怀疑自己的王是不是想要活埋或是水淹了他们以平息这场疫病。

        ——只要感染者全部都死绝了,那么人类对疫病也自然就不战而胜。

        古往今来,向来都不乏这样处理疫病的君主。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魏国的百姓们那自然是一个比一个害怕,谁都不想死,谁都想继续活,于是自然是要躲着官差,防止自己被抓走。

        而在这些患病的百姓的躲藏之中,病情的范围自然是又再次扩大。到了最后因为这些百姓实在是太能躲避,不得已之下。魏王只好心中留着泪的让人封了大梁,然后继续和这些染病的百姓玩着那他一点都不想参与的“躲猫猫游戏”。

        -

        秦国。

        经过了玩家们一周的辛勤爆肝后,期间摧残□□了数不清数量的母牛,终于找对了方向摸寻出一个以最快速度从母牛身上取得牛痘都方法,带着提炼好的牛痘进入咸阳的“防疫所”,给那些感染天花的百姓们注入牛痘,然后等待着他们的恢复周期。

        既然在这个玩家们搞牛痘的期间之中,秦国之内感染了天花的患者也是有不少由于病毒在他们体内爆发的特别快,以至于中途死亡而没有等到牛痘疫苗的到来的百姓。

        但是如今玩家们的工作效率与对于天花病毒本身的扩散程度而言,大家已经是在进行了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来解决它。

        疫病之下,死人本就是不可豁免的事。

        而秦国目下的伤亡情况,按理来讲,这已经的的确确是非常少的数目了。这还得是多得益于嬴政当初所下的命令,在最开始有任何情况不对的百姓,不跟你废话,直接就送进“防疫所”。愿意配合的,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愿意配合的,就强行抓进去。在最开始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控场,然后封离,这才使得后面没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麻烦产生。

        而秦国这边由玩家们所产出的第一批牛痘疫苗,毫无疑问自然是在治疗完毕咸阳这边的病人们以后,由人火速送往秦国治下,其他也同样产生了天花病人,同样也早早建立起了“防疫所”的各郡城,力争火速消灭传染性强大的天花。

        但之后在这些牛痘疫苗送走,控制住了秦国之内的天花病情以后,玩家们也因为空闲下来,而是在继续的生产着牛痘疫苗。

        所谓事到临头才后知后觉抗疫,不如平日之中便防患于未然进行防疫。所以——

        李曦手中举着一个盛放着牛痘疫苗的小玻璃瓶,目光望向嬴政,眉眼弯弯地问道:“阿政,来注射一份疫苗吗?”

        嬴政淡淡的看了眼她,道:“寡人无病。”

        李曦侧头,耐心道:“但是这是预防天花的,只要注射过以后就再也不会得了。”

        听到李曦这句,嬴政伸出手,另一只手向上拉了下玄色的宽大衣袖,虽未有所言语,但那双狭长的丹凤眼中却是赫然的写着两个字:快点。

        只不过在他伸出手臂之后,李曦却并没有行动,而是眨了眨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道:“比起现在,我觉得阿政不如之后当着所有百姓们的面,众目睽睽之下再行注射疫苗。”

        这一点也是为了提防之后有百姓心中恐慌,不愿意注射疫苗,毕竟虽然牛痘疫苗的确是治好了那些得上天花的病人,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患病的百姓而言,可能会心有戚戚,对自己也要像那些患病的病人一样的待遇感到害怕。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嬴政身为大王,却“身先士卒”,当众做表率,注射牛痘疫苗,是为安抚民心。

        ——就连王上都敢注射这牛痘疫苗,那么他们又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此举既是安抚民心,又是博取民心。

        李曦知道嬴政其实根本就无所谓这种事情,但是她在意。

        他本就该在万人景仰之中登基加冕。

        所以他无所谓的事情,她来计较。

        听到李曦的这句,在那双时光荏苒的桃花眼的注视之下,玄衣的少年似是妥协,又似是纵容的说了声,“随你。”

        他本不在意这些事情,可如果这是她所希望的话,那么对此稍加关注一些,倒也无妨。


  (https://www.daowx.cc/bqge35144591/32835562.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