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论语》通读 > 第10篇评论

第10篇评论


  10-1言谈举止要注意场合1、国商1班骆虹说到不同场合所具备的不同表现,我认为那是理所应当做到的。特别是对于现今身处大学时代的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企业与公司,和人打交道也不可能总在一个场合,所以要学会在各种场合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是相当重要的。与领导吃饭、与老板谈业务、与同事娱乐等等,都得十分注意自己的细节。有句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那是正确的。很多领导往往在观察一个人时,就会注意你的细节,包括一个小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言语,甚至到你根本不会注意的某些因素,但对于他来说就能看出你是个怎么样的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往往在与自己的身份和外界环境融为一体时,做得才是最好的。当然,还有你的理想,因为理想是人的动力。

  2、国商二6号徐周华

  众所周知,孔子是一位修养人品智慧都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老先生。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我们后人所需学习的,在孔子的学说里他爸仁义礼智信看得很重要,他也教导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

  言谈举止要注意场合「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译文」孔子(出使到别国参加典礼时)手里拿着圭,小心谨慎,怕拿不住的样子。向上举一点像是作揖,往下放点儿,像是递给你东西。脸色庄重,有点儿战战兢兢,脚步很小,像是沿着轨迹行走。献礼物时,和颜悦色。到了以私人身分跟别国国君见面时,又显得轻松愉快。

  圭,是一种玉器,上圆下方,举行典礼时,不同身分的人手执不同的圭。大夫出使外国时,所执之圭是自己代表国君出使的身分凭证。如不胜,是说圭本来很轻,孔子确把它看的很重,因为它代表国家,所以握着它恭敬谨慎到了极点。上如揖,下如授,是说执圭的心态,手与心齐,高不过作揖,低不过递送礼物,这叫做不卑不亢。战色,是说战战兢兢的样子,表现出敬畏。对国君的敬畏也是对国家的尊重,这在现代社会的国家交往中也适用。蹜蹜,是举足急促轻快,步幅狭窄的意思,在公共场合行走是不能大摇大摆的,大摇大摆是很没教养的,想显出点霸气,实际上只能表现出流气。献礼要有礼,和颜悦色;私下里相见也要讲礼节,那是要以朋友身分交往的,所以要轻松愉快多一些,少一些庄严。在礼仪方面,孔子确实给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社会越是文明,就越要讲究礼仪,一个有教养的人,外在的表现也主要是在礼仪。毛主席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能那样雅致,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但生活毕竟不都是革命,不都是战争,不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生活中更多的是需要彬彬有礼,我们的言谈举止要注意场合。

  3、国商2班方西西孔子在相应的场合会表现出相对的言谈举止。我很欣赏他这一点,比如说,他在公共场合走路不会大摇大摆,他认为大摇大摆是很没教养的;和朋友在一起,他就会随意一些。

  我也认为,我们的言谈举止要注意场合。和朋友们在一起,如果没有外人,可以随意一些。孔子给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社会越是文明,就越要讲究礼仪,一个有教养的人,外在的表现也主要是在礼仪。虽然毛主席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能那样雅致,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但生活毕竟不都是革命,不都是战争,不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生活中更多的是需要彬彬有礼,因此,我们的言谈举止要注意场合。是孔子,让我明白了,现代社会的我们,更应该做一个文明青年,有礼仪,有教养的青年。

  4、国际商务2班王强用一下换位思考,师弟的我,希望看到我的师兄师姐们是怎样渡过大学生活的,他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与刻骨铭心的教训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如孔子在不同的场合一样,对于一篇文章,能多角度地看,严厉地批评,谨慎地学,努力地完善,从而达到李开复先生说的那个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5、国商一班沈怡宁在不同的场合就要有不同的言谈举止,这是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做到的。如果你去参加一个舞会,你表现的默不作声,那么就会与旁边的人格格不入。如果你去参加一个很严肃的会议,而你又在那讲个不听,那么别人会怎么想你呢。再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领导,你在平时经常以领导的语气指挥别人去干这干那,而到了家庭聚会的时候,你再用这样的口气对别人说话,那又会有多少人会听你的话呢,他们可不怕被你炒鱿鱼。所以,孔子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言谈举止,更显示出他的睿智,这样你就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游刃有余地和更多的人交流。

  6、国商1班沈燕:培根曾经这样说过:“不必告诉我你读过一些什么书,从你的言谈我就可以察知;不必告诉我你同哪些人交往,从你的举止我就可以看出。”人的言谈举止是综合素质的沉淀,言谈上可能有伪装的成分,但举止上的习惯是很难装得住的。作为学生的我们而言言行举止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不论是在与人交谈中,还是以后为工作而奔走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衡量我们这个人的标准。然而从孔子在不同场合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的。

  孔子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性格个性,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道路,有每个人自己发展的规律和自己的思维方式,而我也有我自己的独特性格个性,我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中需要彬彬有礼,所以我们的言行举止更要注意场合。

  7、国际商务1班刘璐奕我认为一个人平时的言谈举止不仅反映了他的所处的地位与个人品位,更是道德修养的体现,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另外还有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我们日常的言谈举止大部分都是习惯性的,是一种不用思考的自然流露。许多事情的做法重复多次后就成了习惯做法,性格品位中的大部分因素就是由习惯构成的。如果多养成好习惯,性格品位就得到提高,反之坏习惯多,性格品位就下降。例如有些小孩爱说谎,长大了都很难改。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小孩生*说谎,而是大人从小哄孩子。小孩一哭闹,大人就说,狼来了,把孩子吓住了。大人这种无心的谎话说多了,培养了小孩说谎的习惯。大人经常对孩子作一些不兑现的许诺也会逐渐养成孩子不重信誉的坏习惯。习惯的养成往往开始于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生活细节,经过大量重复之后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掉。正是由于许多生活细节不被人们注意,如果不有意识地培养好习惯,坏习惯就可能逐渐自然形成。好习惯很难养成,一旦养成,终生受益。坏习惯很容易形成,一旦形成,终生受害。有些坏习惯如说谎可能发展成为诈骗,还有赌博、吸毒,可能会对整个人生和事业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我们要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8、国商一班陆翔孔子遇事的态度,与其遇事的解决方法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学习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因此我认为孔子的这种为人处事的这种圆滑机变,乐观豁达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倘若有一天我们真的领悟了,学会了、那么人生则无殆矣。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做人要正直,俗话说行得正半夜不怕鬼敲门;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所以做人要正直,谦虚、宽容,有耐心,懂得自我反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些都做到的话我们还会有什么人事、人情不能坚决的么?

  9、国商1夏俊杰说话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夫者存亡,嘴舌有责。”这“嘴舌”作为一个人存亡的不可忽视部分,当然与权与责不可割断。但人有说话的权利和责任并不说明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胡言乱语。说话要有分寸。每个人都有嘴,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办事,并且把事办得很有分寸。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人和事,也就有不同的禁忌。生活有禁忌,做人有禁忌,说话更应该有禁忌。如果说话没有禁忌,大家都一脑子捅到嘴,张口即来,毫不考虑后果,那么社会就没有秩序可言了。说话的禁忌说到底就是分寸的禁忌。

  俗话说的好:“凡事都要有个度”。说话也一样,也要根据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的不同,相应地调整其长短轻重严松快慢,这样才叫说话有分寸。有了分寸,才能把话说圆。而有说话者总要有听话者,也就是说,一个人“张嘴说话”时最少要面对一个以上“听话”的人,说话的目的是要向对方传送某种讯息,如果没有分寸,你传送的讯息就会出现偏差。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也就是把握好说话的禁忌。说话,遣辞用句之间,分寸更大。讲话不但要注意对象与你关系的亲疏、对象跟你的辈分、对象跟你的性别,尤其讲话的音调、修辞用字的轻重,都要有分寸。你没有拿捏好分寸,后果就会很麻烦。尤其是当你求人办事的时候更要注意,这样才会顺利办成事。

  把握分寸,步步深入才好办事。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掌握说话的分寸和为人处世的技巧,这样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顺利地实现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

  10、经济系国际商务一班朱赛赛12号从孔子的言谈举止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是一个很注重个人言谈举止的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更应注重个人的言谈举止。从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从言谈举止可以透窥现今大学生的人性与本质。言谈举止对个人成功有着紧密的联系。两千年前孔子在不同场合的言谈举止对现今大学生仍然有深刻的意义。

  11、国际贸易汪谷雨: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意思是:孔子(出使到别国参加典礼时)手里拿着圭,小心谨慎,怕拿不住的样子。向上举一点像是作揖,往下放点儿,像是递给你东西。脸色庄重,有点儿战战兢兢,脚步很小,像是沿着轨迹行走。献礼物时,和颜悦色。到了以私人身分跟别国国君见面时,又显得轻松愉快。如不胜,是说圭本来很轻,孔子确把它看的很重,因为它代表国家,所以握着它恭敬谨慎到了极点。上如揖,下如授,是说执圭的心态,手与心齐,高不过作揖,低不过递送礼物,这叫做不卑不亢。战色,是说战战兢兢的样子,表现出敬畏。对国君的敬畏也是对国家的尊重,这在现代社会的国家交往中也适用。蹜蹜,是举足急促轻快,步幅狭窄的意思,在公共场合行走是不能大摇大摆的,大摇大摆是很没教养的,想显出点霸气,实际上只能表现出流气。献礼要有礼,和颜悦色;私下里相见也要讲礼节,那是要以朋友身分交往的,所以要轻松愉快多一些,少一些庄严。从这些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人,在别的国家,还恪守着礼仪。他始终记得,自己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自己的身上有着一份责任。现如今,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来继续自己的学业,在国外,他们挥霍,自己放纵自己,以至于国际上认为我们中国留学生出国就是在挥霍父母的钱。他们没有想到自己身在国外代表的就是整个中国,应该扛起一份责任,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祖国负责。

  12、国贸康贝尔:孔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律人律己,为他人做表率作用。为人正直,对于弟子更是严格要求。他的言谈举止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表现着内在的思想品质,话可以说假,但言行举止则如同一张白纸将一个人的内在世界*裸的表露在外面。若要成“仁”必要先完善其内在,言行举止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就像在不同场合下我们的着装一样,没有一个明星会穿着睡衣去颁奖晚会。言行举止是一门深刻的学问,是需要我们用人生阅历去谱写的乐章,再好听的歌曲没有一首优美伴奏的衬托是显不出其美的。

  13、国贸杜传佳:一个人走路要有走相、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为何会如此?常言道三岁看到老,可见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的重要性。《论语》一书正是孔子一生的写照。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与“乘田”。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孔子是我们所要学习圣人的典范。

  14、国商2班潘远帆孔子之所以称为圣人,肯定有其的道理。为人处世都以儒家思想为原则。待人彬彬有礼,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枉下定论。在古代思想还不是完全开化的时候就能有这种杰出的先人。他的思想对现在人人们的行为标准也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学习

  15、国商2朱琦唯7人类是靠谈吐言语来交流与沟通的。同样的一句话,以不同的语气与声调表达,给人的听觉效应是有异的;人与人交谈的始末,谦虚与否,亲近或疏远,都将流露于对人的称呼、回答应声及语气之中。

  孔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的。对待朋友他严肃恭敬,不轻易给别人当参谋,出主意。在《子罕》篇中可以看到,孔子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性格个性,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道路,有每个人自己发展的规律和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我,亦有我独特的性格个性,有我自己的生活道路,有我自己发展的规律,我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我提的建议和出的主意,并不一定就适合他人的发展。

  16、国商2班金秋璐我觉得不同场合,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要得体,大方,随着不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随机应变。

  17、国贸班田源一场人生,一场戏。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旅程中的主角。在不同的场合,有必要进行不同的言行、举止。在你的人生中,你不是谁谁谁的配角,不需要对别人的举止负责,只需要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演好自己的角色。

  就像商人在谈合约一样,无论男女一般都是西装革履的。如果你是某家公司的代表,要与你和谈的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公司,那么它的负责人绝对是身着西服的人,而不是穿着像粉红色的棉花糖的人。这就是举止必须与自己的身份相符。

  在路上行走,形形色色的人看多了,也会分辨哪个是白领、那个是学生。也许说不能是服装的问题,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使之然的,而气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久的累积的。

  只有这样,别人才能感觉到你厚积薄发的气质。

  18、国商一班13号唐妍俊:孔子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十分恰当而大方的。就像孔子喜欢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孔子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做到礼数适当,实在是难得的楷模。

  19、国商一严晓峰: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https://www.daowx.cc/bqge4915/3103438.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