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七魄 > 第七回

第七回


  匆忙梳洗一番,胡乱吃了早饭,就忙向书院的方向跑去,虽说喝了药,可跑起来腿还是隐隐的痛。

  顾不上这些,不要迟到才是要紧。那大先生本就看不惯七魄。

  上次只是四处看看就被罚去思过崖跪了十个时辰,今天要是迟到的话七魄想不出那个怪老头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穿过竹林,就听见书院里的吵闹声。

  不是修行之人么?

  不都是学堂中修炼过的佼佼者么?

  七魄无奈笑笑,走进书院。

  在七魄进门的那一刻,突然安静了。七魄走到上次的桌旁,刚要坐下

  “姑娘别坐。”

  语落,见一女子长裙及地,款款而来,样貌上看只有十六七岁罢了,不过这里是无量宫,谁知道她是不是和掌门一样,长生不老的呢。

  “姑娘还是别坐这个位置了吧。”

  “为何?”

  那女子笑笑“姑娘有所不知,这位置是有主人的,他生性顽劣,虽被掌门看中,收为入室弟子,只因他性格怪癖,就又给掌门打发来了书院。他的东西都是不可以碰的,可他又不常来,又不好打扫,所以,所以才有了灰尘。”

  难怪无量宫中会有积了尘土的桌子。

  “碰了,会怎样?”

  “书院都能让他闹翻。”

  “你怎么知道?”

  见七魄面露疑惑之色,女子薄唇轻勾“我是星初药师的徒弟。”

  “所答非所问”

  话音刚落,就听门外来人喊道“佑礼师姐!”回头,见一女孩快步走来“佑礼师姐怎么来了?”

  佑礼摸摸她的头,说道“我来是教导七魄妹妹的。”

  “教导,我?”

  佑礼转过头,嫣然一笑“是啊,因为妹妹才入无量宫,很多事都不了解,所以大先生寻了我来,希望妹妹能尽快适应无量宫的生活。”

  “不是要在书院学习么?”

  刚刚那女孩突然张口“我们自上山便在学堂的人自然可以随大先生学习,可是每每有各位师傅从山下挑中带上山的人,便是由拜了师的师兄师姐来教导。”

  见七魄似有些不情愿,女孩仰起头没好气的说道“这福分我们想要还要不得呢。”

  佑礼蹲下身摸摸女孩的脸安抚道“快快去位置坐好吧。师姐先走了。”

  起身,拉着七魄,笑面如花“妹妹同我走吧。”

  “可是大先生还未来。不需......”

  佑礼拉着七魄走,一面说让她不必担心,这些大先生自是知道的。

  走出书院,穿过竹林,佑礼一路拉着七魄走进清幽小径。走至幽径深处,前方赫然出现一块怪石,怪石上墨绿的大字写着‘星初谷’。

  再向里走,才发觉此处与别处大不相同。放眼看去不过三五间房屋,没有累赘的金顶,没有雕花的粉墙,青砖而显倒是多了几分韵味。随着佑礼踏上曲折的游廊,向下看,竟是满池泽芝浮于云雾之上,七魄不禁驻足观赏,满脸惊喜。

  佑礼再三催促,才不情愿的移步跟随。穿过游廊,又行几步,七魄才发现,自己游廊上的惊喜还为时过早。

  眼前是大片的竹林,相对于书院前一排排挺拔的翠竹,这里的竹子生长得倒是十分肆意,几步远,便是一个拱门,拱门是由道两旁还生在泥土中的竹子编成,实在令人惊叹。

  越过拱门,便见一凉亭,佑礼拉着七魄走进凉亭,让她坐下。

  七魄四处看了看,便看见不远处浓雾之中依稀可见有一房舍,房子看着不大,但倒是精美,房前是大片七魄叫不出名字的红花,房后是成林佳木。

  听忆婉说过百草阁已算无量宫中少有的清静素雅之处,可这里相比百草阁更多了些恬淡和精制。

  “那红色的是什么花?”

  “不知道。只知道这花别处见不到。独这里有,古籍文献也没有记录过。”佑礼若有所思的说“想必是师傅种的吧。”

  “那你怎么不问你师傅?她不是药师么?”

  佑礼无奈摇头,嗔道“问题真多,以后莫要在多嘴。在这无量宫里,别人没告诉你的事,就是你不应该知道的事,既然是你不该知道的事,你何必去问。”

  七魄低下头,小声回答“知道了。”

  看着七魄的模样,佑礼不禁失笑,看来这孩子还是有问题啊。“想问什么?说吧。”

  “不是不可以问么?”七魄可怜兮兮的说道。

  “独这一次,机不可失。”

  突然要问些什么,七魄竟不从何问起“这是哪啊?”

  “这是师傅的星初谷。”佑礼开口。“师傅只有两个徒弟,师姐陪她去了天界,所以现在只剩我了。”看着七魄满脸费解的模样,继续说“带你来是要你再此学习的。这清静些。”

  七魄点点头,又问“无量宫中的弟子众多,可为何天师只有一个徒弟,药师也只有两个徒弟?”

  佑礼莞尔“徒弟又不是随便收的,无量宫收徒,除了讲究资质能力外,更讲究缘分。就拿天师身边的忆婉来说吧,虽不能说天资聪慧,但也远远高于一些拜了师的弟子。可是天师就是不肯收她。”

  “为何?”

  “缘分未到吧。”佑礼满脸的淡然“看见学堂里面的弟子了吧。可能,永远都拜不了师。”

  许久呢喃道“本以为天师只会收易卿承一个徒弟。”

  即让直呼其名,想必她拜师的很久了吧。

  见七魄无话,佑礼轻笑“还是给你讲讲无量宫的历史吧。”

  天灵山是聚天下灵气,也因此得名。

  记不清多少年前,都城中有个太尉,家中自祖父起便在朝为官,长子十八岁入朝,三十便高升为相,长女十四岁嫁给太子,太子继位后立为皇后,一家人在都城中自是风光无限。那年,老爷六十岁生日,皇上赏赐一座府邸,府邸占了大半条街,府内十台九亭楼阁无数,金顶玉砌,雕龙的柱子,画凤的横梁,好不气派!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也就过了几年,长女生产时难产,母子双亡。皇上又立新后。又几年,皇上病危,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彻查宰相。‘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更何况是三十岁起就当上宰相的长子。

  家就这么败了,死的死,卖的卖,独家中十九岁的小少爷逃脱。一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恰巧碰上一个道士,便潜心修炼。不知过了多少年,路过此山,大喜,称天下灵气汇聚于此,提名天灵山,自号‘天灵道人’留在天灵山修炼。

  天灵道人精通医术,便常下山去为百姓看病,因此十里八街便流传起天灵山有神医的传言。一次下山,岸边拾得一男婴,便带回抚养,起名岸迢。

  岸迢九岁那年,天灵道人叫了他来,开口道“我虽养你长大,不过,道路还是要你自己选择。你已九岁,若你愿意同我学道,那便磕头叫我声师傅,我即收你为徒。若你无心修道,是读书是学艺,也随你。”

  天灵道人话音刚落,就听岸迢‘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咚’

  ‘咚’

  ‘咚’

  连磕三个响头,抬起头“师傅,徒儿愿意随您修道。”

  那天起,岸迢便随着天灵道人学道修行,说起来,这岸迢许是上天赐予的宝贝,这孩子灵心慧性又好学善思,最主要,有一颗善心。天灵山的名号更加响亮。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拜师学艺。

  天灵道人看了众人,拂尘扫过其中五个说道说“我有幸收你一徒便足矣。收徒看的是缘分,你我有缘,你与这五人也是缘分,你便收了吧。”

  而后岸迢建立无量宫,这五人中,二徒弟主攻医术,三徒弟主攻药学,四徒弟主攻武术,小徒弟主攻音律。过了几十年,天灵道人留下一封信便云游四海去了,后来听说他被神仙度化,成了仙,此后人们尊称为‘天灵神祖’。

  百十年后,岸迢也同他师傅一样不声不响的走了。大徒弟接管了无量宫,从此一辈辈传下去。

  也许是几百年,也许上了千年,传至方兴一辈,一日卜卦,看出自己竟大限将近,便打算让位,而他一生只收了月盈一个徒弟,将掌门之位传给她,满是不放心。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将位置传给师弟的二徒弟少常最为合适。这孩子自小就超群绝伦,精通无量宫绝学,十五岁时就已超他师傅,心怀大爱,自是掌门的不二人选。少常当上掌门那年六十岁,而看上去,似乎也就十几岁的模样。

  二百岁那年,下山义诊,见一对夫妻竟要拿儿子换米,问其详,原是年景不好,颗粒无收,家中老母也快要饿死,无奈只得拿两岁的儿子换米,维持性命。少常看那孩子,发觉竟是自己多年寻觅的好苗子,便向二人说道“这娃娃天生奇才,我想带他回无量宫你二人可愿意?”二人大喜,少常带着孩子回宫,又名宫中弟子从去粮食。给孩子改名宿空,收入门下,此为他的大弟子。三十年后,游历各地,又收一徒,起名宿辰,此为关门弟子。

  又不知过了几年,天界请少常作掌管人间的神官,少常自是不愿,推脱数次。

  一日正午,忽见似有仙人站在云烟飘渺之处,定睛后,认出竟是‘无量仙尊’岸迢。少常立即跪地请安,岸迢悠悠开口道“从前掌管人间的仙官都是从仙班中选出,一直以来少有以苍生为本者,既然选中你,那便去罢。”

  少常跪着说“仙尊所言甚是,只是弟子已拒绝多次,只怕是不会再来请弟子了。”

  岸迢身影慢慢隐去,只留下一串笑声。

  少常突然惊醒,突有弟子来报,天界派了人来。

  少常做了掌管人间的仙官,传位宿空。

  佑礼讲完了好久,七魄也没缓过神来,趁着七魄慌神,佑礼不知从哪取出一卷帛书,交予七魄。

  “这些先背下来。明日一早我来考你。”还未等七魄说话便先行离去。


  (https://www.daowx.cc/bqge102329/524033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