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古代种田记 > 第55章 琐事 一

第55章 琐事 一


  忙完了开春最重要的春种之后,木棉已经累到瘫痪了。马不停蹄地忙了大半个月,铁打的都会受不了,所以在种完水稻后,张杏花便对全家人说休息几日。也就是说木棉家这几日可以睡得晚些,大家不用那么早起。对于物质贫乏的农家来说,能够犒劳的,不过是好好睡上一觉罢了。

  木棉今日确实是睡到日上三竿方才起床,真的是累坏了。忙碌的春种在桃花村也渐渐过去了,大家开始渐渐恢复往日的工作。

  农耕这个话题开始从人们的口中淡出,取代的便是年前商量好的学堂。虽说大家对科举不报什么希望,但是认识些字大家还是很乐意的。以前因为条件不允许,家里的孩子没办法去上学,但是现在学堂就在隔壁村,每年的束脩有不少家里咬咬牙读两年识些字还是可以接受的。

  木棉家亦是商量好让安福去读些书,一来是村里包括周围的村子许多像他这个年纪的小孩实在是太调皮了,家里大人要去干活,没空照顾他们,上学堂可以学到学问,也是一个放心托管的地方;二是木棉家上一年虽说收成不是很好,但是家里亦是攒了些钱,加之过年后邻居借的钱也是还清了。

  因为上学路程较短,木棉家打算开学后几天会接送一下安福,之后就让他跟着村里一同读书的孩子一起去了。

  木棉是接送安福的主要人员,因为大哥要上工,爹娘要去地里,冬青还比较小,所以木棉成了最合适的人。

  新建的学校不大,占地十亩,房屋呈三进结构。前院一道大门,一块大牌匾,上面学着清水学堂。名字源于清水河,起先取名字每个村子都各有意见,取什么都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后来老村长提议说就以流经各村落的清水河取名吧。大家起初是有些觉得名字过于普通,但是自己想的很得自己欢心的名字又没有共鸣,后来没办法,学堂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只能同意清水二字,毕竟清水河确实是他们这一带共有的东西。

  正门进去便是学堂上课的地方,一排排整齐的房子一次排开,一共有十个上课的课室。但是现阶段暂时只用了三间,但是大家还是想着以后估计就可以用上了。毕竟如果生活条件改善,身边又有人尝试到读书科举的好处,应该会有更多的人会选择去学堂。后院也是一排房子,这里是先生及其家属住的地方。因为现在很多先生是朝廷从别的地方派过来任职的,所以他们需要住在学校,后面还有一大块空地,是专门留给先生门种菜或者种花什么的用的。这些安排,不可谓不周到,因为大家虽然没怎么接触过读书,但是还是很尊重以及重视知识的。

  学堂现在没有食堂,因为大家都是住在附近的,中午饭从家里带来,或者回家吃都行。而且在学校吃还得要交钱,这个是大家不能承受的,在家里吃省钱。

  除了上学第一天晚上回家,安福被一家人问了好多问题外,此后便安静地读书了。他刚开始不习惯整日地坐在凳子上,因为平日里野惯了,哪里能这样子坐下去。班上好多同学都一样,他们有一些大胆的还跟旁边的打打闹闹。但是后来被先生发现了,打了手掌,几个年纪小的,当场就哭了。喊着说明日不来上学了,上学要挨打的。但是第二天还是来了,并且听说是晚上回家后跟家里说了挨打之事,原以为爹娘会心疼护着自己,没想到又被打了一顿或者骂了一顿。被双方教育后,这些小皮猴明显乖了不少。安福那天虽然没有被先生打手,但是回家他也跟爹娘抱怨先生太凶这事,直接被教育了一晚上。

  木棉作为一个读了十多年书的人她知道要想学到知识一定要先静得下来,不然根本学不到东西。家里人为了供安福上学基本是已经没有更多余的钱了,毕竟过两年大哥要娶亲了,紧接着她也要出嫁了,这些都让备着银子。

  后来的日子过得算不得忙碌,但是也不清闲。

  偶尔木棉在温暖的午后坐在桂花树下,她会想起前世的种种,想着自己要是没有来到这里,那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被迫地离开最亲的父母,最熟悉的朋友,生她养她的地方,被迫地接受自己另外的人生,截然不同的人生,这是她的悲凉。但是遇见一个同样幸福地家庭,遇见几个知心的朋友,遇见,一个他。这是她最大的幸运。该哭还是该笑?木棉已经不想去追究了,她现在要做的只是好好地活下去。

  木棉觉得自己日子是越来越清闲了,现在她十四岁了,张杏花也开始不让她往外跑了。冬青有自己的朋友圈,倒不是什么时候都喜欢跟她这个姐姐待在一起。木棉自己倒是能坐上一天,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想找人聊聊天,阿娇成了她不二人选。她会时不时去大伯家走走,有时候则是阿娇往她家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山上的春笋仿佛一夜之间疯长出来了,木棉今年没有跟着她爹进山,而是由她娘跟着。气候开始越来越暖和,昨日晚上木棉大哥回来跟他们说,来福酒楼掌柜的希望从明日开始从木棉这恢复凉拌订单,因着这凉拌价格不是很高,往往客人都喜欢点上一小碟当做饭后的零嘴,或者点来聊天时吃。经过这么一提醒,木棉爹娘果断上山去挖笋以及装几个陷阱,现在这个时候山里动物走动正频繁。

  木棉现在没有什么事情一般是在家里忙活,因为在这里,女子十四五岁的时候,一般不会出门,而是待字闺中。但是因为农家倒也没有成立大户人家规矩那么多,农家女子只是尽量不出去,但是还是要在家里干活,而且必要时候还是会出门,例如春种或者秋收的时候。

  今日天气不错,木棉在院子里清洗着刚从菜园子里摘下来的青菜。这些菜有一部门是今天家里要用来做凉拌的,还有的是自己吃的,顺便就一起摘了。

  中午时分,木棉就做了自己和冬青的午饭,因为爹娘是带了干粮进山,下午方才会回来的,而安福亦是带了午饭到学堂吃。午饭两人是喝的稀粥,炒了碟酸菜。两人吃得特别高兴,因为这酸菜腌制得很成功,色泽金黄通透,吃起来酸爽可口。酸菜配稀粥,这是绝佳的开胃搭档啊,木棉两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了。但是因为家里情况不允许多吃一碗,只能“回味无穷”了。毕竟像现在他们这些不去干活的女人在家里一般只能吃两顿,而且都是喝粥,这是为了节省粮食,没办法的事。但木棉家一天还能吃上三顿,早上基本是烙饼,中午是稀粥,晚上则是各种杂粮一起熬成的浓粥。

  现在离粮食收获还有两个月,村里人哪个不是一顿一顿计算着吃的?不过现在村里大部门年轻劳动力会自己挣钱,会捕猎的则是上山找野物顺便弄些山里货,有手艺的则是多接些活,实在不行的,可以去镇上大户人家做短工。像木棉家邻居便是如此,做短工包吃包住,每月还能回家一两次,倒也算是不错的注意,但是很多年轻人是不愿意的,毕竟刚成亲,留下娇妻在家,每月才能温存一两次,这是很难接受的。


  (https://www.daowx.cc/bqge138275/703353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