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掌上珠 > 4.第四章

4.第四章


  谢知初每日晨昏定时在院内打一套拳,偶被李协看见,问,“这是什么功夫?”

  “我师父说是衔蝉功。”

  语落便闻李协闷笑,“除了这衔蝉功,你师父可曾传授你其他?”

  谢知初摇头,“师父说,世间虎豹何其少,蝉何其多。虎豹难遇而蝉鸣漫天,女儿家力微,能捕蝉便尽够了,故名衔蝉。”

  “你师父是个妙人。”李协道,“教个三脚猫功夫,还能寻出这许名堂。”

  “……”

  “可想出门转转?”

  谢知初又惊又喜,“可以吗?我正想去看看盛京坊市是何种风貌。”

  “怕你闷坏了。温氏曾告诉我,有人闺中待嫁时打了数百只鸟。”

  “温氏拘我于别院,且常命探子监视我,我只是给她们找点事干。”

  纭娘端了雪梨银耳羹放于院内石桌上,闻言,笑,“奴听说那些鸟被王妃照顾得太好,感念在心,后来谢府主母命人放生,鸟群扑棱棱绕着别院飞了一柱香的功夫。那场景甚是骇人。”

  谢知初见李协又要笑,忙先递了碗银耳羹,堵了他的嘴。又唤纭娘,“日后没有外人,便唤我夫人罢。”

  午时,李协果真带谢知初出了府。

  盛京坊间无非是卖烧饼馄饨点心的,卖胭脂水粉绸缎的,卖笔墨纸砚的,只胜在大而精致,如同十个豪华的青溪街。

  谢知初手里拿着糖人儿,道,“盛京的糖人儿做得没有青溪好吃,烧饼也不够酥脆。”

  “虽设有监市,这些卖得好的店家,哪个不是交了银钱的。说是午时开市,清晨便做好了,放上半日,自然吃着疲软。”

  “盛京经济发达,人心易移。”谢知初道,“我们青溪虽穷,然官风秉正,民风淳朴,按点开市,馄饨必定用鸡汤熬煮,面用大骨汤下,量大无比,我有段时间吃不饱饭,是被青溪人养活的。”

  “青溪还有何特色?”李协这等天家贵胄,也不免以之为奇。

  “还有我。”谢知初一本正经。

  终于逮到一次机会噎了李协一次,谢知初咬了口糖人,心情大好。

  “回去拿特色试刀。”李协阴声。

  只见谢知初把糖人嚼得嘎吱嘎吱,面若敷粉,眉目含笑。

  “现在不怕我了?”李协拿下她唇角的一粒糖渣,未却,反放入口中。

  剔透晶莹,入口即化,甜似她。

  “你连老底都告知于我,我怕甚?”

  “这便是老底了?你所知者不过沧海一粟。”

  “那您请说,本夫人洗耳恭听。”

  “有何好处?”

  谢知初最会烧老鹅。以鹅诱之。

  李协听后只说要捉只野鹅,让她烧。

  府中炭火皆上品,反倒失了风味,谢知初言,世上最美味的烧老鹅,以地为锅,天为盖,折松枝,大火烧之,中火熬之,尔后小火慢烹,辅以胡椒、酱油若干,方算大功造成。

  李协驱马带谢知初去了京郊。

  “自己捕鹅,其味虽有野趣,然而野鹅大多精瘦,肉少且柴。”谢知初劝李协放弃了捕鹅的念头,选了个山脚下的农家小院,问老妪买了只肥滋滋的老鹅。

  老妪为人本分,一只老鹅只要十贯钱,拔毛放血这些粗活,她也都包揽了。

  二人便借老妪灶房一用,谢知初从包袱中拿出蜂蜜把鹅均匀地抹了一遍,腌制之后开始烧鹅。

  老妪在一旁打下手,往灶里填柴。自言丧夫丧子,独居数年,已成习惯。

  谢知初见她生活清贫,裙裾上补丁缀着补丁,便问,“您为何不去养安堂?”

  “不去不去。”老妪连连摆手。

  “这山上有盛京最大的养安堂,专为供养孤独的老人。使老有所养,临终不为棺材担忧,这是大乾的好政策。”谢知初道。

  “养何养?安不了。它应该叫何安堂。”

  “阿婆何出此言?”谢知初诧异。

  “总之并非好去处,我宁可一人老死在这简陋院中,也不会去吃那养安堂的人血馒头。”

  “您放心说便是,若真有问题,我和夫君去告知官府。”

  “以卵投石,徒浪费时间耳。”老妪竟开始闭门逐客,让他们莫要再来,更莫上山。

  谢知初提着一包烧好的鹅,与李协面面相觑。

  两人寻了一处林荫,把烧鹅分食干净。李协又摘了些桃子,用山泉水洗了,权当饭后点心。

  “来都来了,去看看罢。”

  上山之路更显惊心。满山石头皆有壁虎在爬,无从下脚。谢知初自小胆大,唯怕壁虎。娘亲曾告诉她,壁虎之尿甚毒,入眼则瞎,入耳则聋,滴于身则皮溃肉烂,吃了壁虎爬过的东西便会中毒死亡。

  李协见她又怕又想上山,把外袍一撕为二,为她裹了鞋。

  到中途,阴风阵阵,壁虎渐少。李协问,“可觉得此处乱坟特别多?”

  “确实,我们青溪山上没有这么多坟。许是盛京人口众多?”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皆是坟包。坟头寸草不生,透着些许诡异。

  “这么多无名坟,集中在半山。事出反常必有妖。”李协道,“且慢,那坟堆里似有活人在爬。”


  (https://www.daowx.cc/bqge228596/1261082.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